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徽数学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徽数学学派

安徽数学学派

明清时期安徽数学家除梅文鼎外,较为重要的还有方中通(桐城)、梅珏成(宣城)、江永(婺源)、戴震(休宁)、汪莱(歙县)、罗士琳(歙县)等20余人,他们都在数学领域里做出突出的贡献,从而形成一个人数众多、成就辉煌的安徽数学学派。
方中通(1635—1698)著《数度衍》二十四卷,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数学著作,1661年编成,1687年刊印,囊括了当时所能看到的中西算学知识,还包括西方刚问世不久的对数。
梅珏成(1681—1762)是梅文鼎之孙,他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编纂了《数理精蕴》、《梅氏丛书辑要》、《增删算法统宗》等三部数学著作,对当代及以后数学工作影响很大。
江永(1681—1762)的主要数学成就见之于其所著的《翼梅》以及《正弧三角疏义》。戴震(1723—1777)在数学上的突出成就是运用考据学方法与科学归纳法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古算书《校九章算术》、《纂校五经算术》、《纂校海岛算经》、《纂校孙子算经》、《纂校张丘建算经》、《纂校夏侯阳算经》、《纂校五曹算经》等7种,自撰《勾股割圆记》三卷、《策算》一卷,分别论述了平面三角术和球面三角术,介绍西方筹算的乘除法和开平方法。
汪莱(1768—1813)著有《衡斋算学》7册,内容论及弧三角术、勾股、割圆、垛积、开方诸方面,可谓“网罗至富,甄录皆精。”
罗士琳(1789—1853)注疏元代古算经典著作《四元玉鉴》,而成《四元玉鉴细草》二十四卷,使久已失传的“四元术”这一古算杰出成就为世人重新认识而得以流传。
安徽数学学派的重要成就,一是“熔冶中西”,把传入的西洋数学与中国传统的古算给合起来,力求二者“会通”。一是把中算研究和考据学结合起来,用考据的方法使中算精华重现光彩。同时通过授徒、传业不仅将数学、天算知识播向全国,而且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总之,安徽数学学派代表了17—18世纪我国的数学研究方向,对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清初文字狱和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下,安徽数学学派只能埋头于古算整理、阐发,而未能赶上迅速发展的西洋数学的世界潮流,使中西数学研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他们存在的局限性。

☚ 梅文鼎的数学成就   九 方以智和《物理小识》 ☛
000003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