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大略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大略省Ontario

首府:多伦多
面积:106.85万平方千米
人口:1025.92万(1993)
主要城市:多伦多、渥太华、哈密尔顿、基奇纳、圣凯瑟琳斯—尼亚加拉、伦敦、温莎、奥沙瓦、桑德贝、萨德伯里
语言:英语(75.1%)、法语(4.6%)、其他语(17.2%)、多语4.0%
加入联邦日期:1867年7月1日
国民生产总值:2754亿加元(1992)

位于加拿大中部,南接大湖区,北临哈得孙湾,东滨詹姆斯湾界魁北克省,西邻马尼托巴省。面积1068582平方千米(含内陆水域177388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0.8%,居全国第三位。通常分为两个地区:地盾以南为南安大略,农业和人口均集中于此;北安大略,占全省面积的90%,人口仅占10%。


位置


省花:延龄草


盾徽
地 理
地貌 地貌种类居全国之冠。北方2/3属加拿大地盾区,西起乔治亚湾,东至伦弗鲁附近,盾缘呈三角状楔形地貌,楔尖位于圣劳伦斯河畔的布罗克维尔附近。东部是位于渥太华河与圣劳伦斯河之间的东安大略平原。金斯顿以西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西南部是平原。从尼亚加拉到托伯莫里,著名的尼亚加拉悬崖横切而过,通向乔治亚湾的曼尼图林岛,景色颇为壮观。
地质 地盾岩石属最古老的种类,可追溯到前寒武纪的太古时期和远古时期,最古老的达20亿年,最年轻的也有9亿年。岩层多为沉积石灰岩、页岩、沙岩,生成于古生代的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岩层多在地下,矿藏丰富。尼亚加拉悬崖是水土流失形成的。
曾被冰川覆盖,冰层融化后,留下北部的众多湖泊和南部、西部边界的大湖区。分布于南方的冰滞物也是当年冰川运动的证据。
地盾区土层瘠薄,大部分不适于耕作,只有东北地区的粘土带和西北地区的雷尼河谷等少数区域适于农耕。北方森林的树种很多,最北部的沼泽地带多为发育不良的矮柳和黑云杉。由此向南,云杉、白杨和短叶松遍布北地盾区,地盾的最南部是大湖-圣劳伦斯林区,属混交林,多白松和硬木枫。南安大略有冰川时期留下来的三角形沙地平原,土壤比较肥沃。
江河湖泊 水域面积177388平方千米,近一半属大湖区。圣劳伦斯河与五大湖是探险家、远征军和移民深入大陆腹地的通道。丰富的水力资源为水力发电奠定了基础。水源来自丰足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南部属大湖-圣劳伦斯泄水盆地,靠近南部边界尼亚加拉河的最大流量可达2396立方米/秒。内河流量有季节性,在冰雪消融的春季,水位常常猛涨,泛滥成灾。渥太华河5月份流量可达2150立方米/秒,8月可降至735立方米/秒。南方的泰晤士河,3月份平均流量143立方米/秒,8月仅12.9立方米/秒,相差11倍多。
气候 有多种气候带。北方气候恶劣。冬季,大部分地区严寒而多风暴。哈得孙湾冬季结冰,使该地区寒冷异常。在靠近哈得孙湾的维尼斯克,7月份白天平均气温仅12℃~15℃,1月份平均气温可降至-25℃。大湖区的冬季温度比较温和,温莎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3℃,多伦多地区-6℃。全年多数时间阳光明媚。气候对农业有很大影响。谷物、大豆、甜菜等作物集中在西南部,水果生产主要在尼亚加拉半岛。诺福克县生产烟草。北方的粘土带仅适于种植饲料谷物、饲草、大麦、马铃薯。
自然保护 森林经常面临着火灾和滥伐的威胁。长期以来,森林资源属英王所有,砍伐树木必须领取特许执照。省政府的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了庞大的植树计划,1985年~1986年间发放1.5亿棵树苗,鼓励在经济效益低下的贫瘠土地上植树造林,并把收成差的农场营造成经济林。此外,省政府与联邦政府1984年签订价值1.5亿美元的五年合同,共同负责植树造林和防火护林。从1893年建立阿尔冈昆公园开始,共开发220个省级公园。南有伊利湖畔的龙多省级公园,北有哈得孙湾之滨的北极熊省级公园。国家级公园有乔治亚湾群岛国家公园、皮利角国家公园、普卡斯卡瓦国家公园、圣劳伦斯群岛国家公园、布鲁斯半岛国家公园等。
安大略省高度重视保护水利资源、土地资源、风景资源和渔业资源,建立了完备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
居民 1993年人口1025.92万,占全国人口的37.0%,居全国第一。其中,城市人口占81.8%,农村人口占18.2%。
印第安人早在史前时期便开始在当地定居。17世纪欧洲人到达该地时,土著印第安人分为两大部分: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围猎为生的阿尔冈昆人部落和南方的易洛魁人部落。19世纪70年代,大批移民来该地定居,主要是从美国独立战争中逃亡出来的亲英分子。他们为安大略省增添了英国特色。19世纪和20世纪初,大批英国人从不列颠群岛移居该地,形成数次移民浪潮,使英国特色更加显著。19世纪后期,部分魁北克人移入该省东部和北部,沿边界形成边缘法语带。1945年后接纳来自欧洲大陆、西印度群岛和东亚地区的大量移民,给人口聚居区带来了显著影响。
早期移民多为农民,19世纪中叶开始流向城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城镇人口已占主导地位。从1867年至今,人口一直居全国之首。
城市 安大略是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省,1993年城镇人口占81.8%。城市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主要城市集中在安大略湖西端“金马蹄”地区,包括凯瑟琳斯、哈密尔顿、多伦多、奥沙瓦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这四个城市及其周围。多伦多有300多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对全省的经济起主导作用。哈密尔顿的人口居全国第九,制造业却居第三位。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有基奇纳-滑铁卢和伦敦,均为交通、服务和制造业中心。温莎市一直是汽车制造业中心。除金斯顿和渥太华外,该省东部没有大的中心城市。北方城市是随铁路发展起来的。诺斯贝是交通运输中心,萨德伯里位于全国最大矿区的中心,苏圣玛丽是全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桑德湾是重要的转口港。
劳动力 1987年有劳动力510万,仅15.5万从事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职业。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发展最快的是服务行业。80年代初,经济萎缩,产业工人大量减员。80年代,行政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工会组织的力量最强。现有省级公务员7万多名。
男、女劳动力分别为287.5万和227万。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如农业和采矿业),雇员数量越来越少;而以女性为主的服务行业,雇员数量越来越多。从事自由职业和管理工作的女性人数也在日益增加。失业率在全国最低,失业者多为年轻人。
语言与种族 据1986年统计,910万人以英语为母语,占人口总数76.3%,42.47万人以法语为母语,许多人操多种语言。英裔人口占50%以上;法裔人口65.2万人,不到10%;意裔人口48.73万人;德裔人口37.34人;葡裔人口12.9万人;其余的是来自西印度群岛、印度次大陆和东亚地区的移民。在非安大略出生的人口中,近50万来自英国。
英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省政府在司法、教育系统给予法语更多的地位,旨在将法语升为官方语言。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指导下,非英语语言的教育也受到学校的重视,但状况并不理想。
宗教 分为几大教派。最大的是天主教,在法裔、爱尔兰裔、意大利裔集团中较为盛行。联合教是第二大教会,教徒达170万人。英国圣公会居第三位,教徒120万人。另外,还有长老会、浸礼会、路德教、希腊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历 史
“安大略”一词源于易洛魁语(北美印第安语之一),意为“美丽的湖”或“闪亮的水”。原仅指大湖区的最东端,后称靠近湖区的南部为“老安大略”,1867年定为省名。
印第安人时期 最早的居民出现于1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期。冰川消融之后,古印第安人移向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到公元100年时,当地印第安人分化为阿尔冈昆人部落(包括奥吉布瓦人、克里人、阿尔冈昆人)和南方的易洛魁人部落(包括易洛魁人、休伦人、佩通人、纽特拉尔人、伊利人、萨斯奎汉诺克人)。
探险时期 第一批到达安大略的欧洲人中有H.哈得孙,但他的船遇大风,只得漂离北岸而去。E.布律莱和S.尚普兰1613年溯渥太华河而上,1615年到达安大略中部。尚普兰使休伦人与法国人联合在一起。休伦人散伙后,渥太华人便成为皮毛贸易的中间商。主宰该地区的是休伦湖和伊利湖对面的易洛魁人联盟。尽管遇到易洛魁人的阻力,法国人继续向大湖区渗透。安大略地区成为魁北克法国人的居住区与密西西比河皮毛贸易点之间的必经之路。18世纪,法国人在大湖区的主要据点有弗龙滕奈克堡(金斯顿)、尼亚加拉堡、底特律堡和米奇利马基奈克堡。1758年~1759年,英国人也渗透到该区域,他们将弗龙滕奈克堡付之一炬,占领了尼亚加拉堡。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湖区成为英军的大本营,大批亲英分子和易洛魁人从美国逃亡而至。1783年,《巴黎协定》将大湖区一分为二,安大略省的南疆从此定型。
殖民地时期 现代殖民时期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当时近万名亲英分子逃到该地。由于土地价格低廉(1公顷皇家土地仅6便士),许多美国人纷至沓来。根据1791年的《宪法条例》,原魁北克省分为两部分,由此诞生上加拿大,并建立正式的殖民政权,包括省督、选举产生的立法议会和委任的行政委员会。第一任省督是J.G.西姆科。1812年在南安大略边境爆发英美战争,1814年战争结束。1825年~1842年,上加拿大的人口增长3倍,达45万人,到1851年又翻一番。1837年,上加拿大发生由W.L.麦肯齐领导的暴动,上、下加拿大合二为一,成为加拿大省。此时,南部安大略的肥沃土地已基本分占完毕,政局动荡。政府于1848年~1849年间实行责任政府制。高出生率使上加拿大的人口增至95.4万(1851)。1864年,多党联合政府成立,动荡局面方告结束。1867年,加拿大联盟正式成立,安大略成为自治领的一个省。
发展时期 19世纪50年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小麦是主要作物,后转向奶品、水果、蔬菜的生产。同时,人们开始向美国和加拿大西部移动。至60年代,城市和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多伦多发展成为铁路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并成为省会。此后,省政府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发展伐木业、采矿业和水力发电。1889年,北部边界确定,割出马尼托巴,保住了丛林湖。1912年,边界最终划定。
安大略省被其他省区称为“加拿大中央的一块磐石”,但实际上是由发展参差不齐的几个地区拼凑起来的。北方是初级资源的基地,南方是工业化的城市区。尽管从整体上讲是个富裕省份,但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边缘地区认为受到中心城市(特别是大多伦多)的不公平对待。另外,许多全国性问题在省内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农村的贫困、工业分布不均、单一经济活动、生活无保障、收入及经济增长不平衡等。
政 治
政权由省督、立法议会、行政委员会和司法机构组成。省督由联邦政府任命,是行政部门的名义首脑。行政委员会又称内阁,名义上受省督统辖,实权人物是省总理(又称省政府总理),只要受立法议会信任,便可继续执政。立法议会又称省议会,是一院制的省立法机构,共有130名议员,最长任期5年。凡年满18岁的加拿大籍安大略人均可参加竞选。司法机构由各类法院组成,省政府只委任最低级的地方法官,即县级行政司法官。高级法官由联邦政府任命。联邦政府负责法官的工资,法院的其他费用由省政府支出。
地方行政机构包括市镇政府、行政区公署和城市区公署。全省有49个城市、1个自治市、146个镇、119个村、477个乡、8个“改善区”和70个警察监管村,共分11个行政区和1个城市区。所有地方政府均受安大略市政委员会监督。联邦议会有99个众议员、24个参议员。
财政 税收主要来自制酒和烟草工业、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由国家税收机构收缴,收入上交省政府。1985年~1986年度税收总额260.6亿加元,但总开支达293亿加元。1987年,省政府与联邦政府签订共征销售税的协议,以扩大共用税收的范围。
医疗 1986年,有普通医院220家,特种医院40家,住院床位共5.5万个,平均每千人6个床位;在业医生1.8万人,护士6.6万人,其他人员1万人。1985年~1986年度,医疗费用达92.64亿加元。全省实行公共医疗保险制度,有支付能力的公民都要交纳保险金。
政治 省议会由进步保守党(“托利党”)、自由党(“格立特党”)和新民主党三大政党把持。历届政府多在自由党和保守党之间产生。1919年,安大略农民联合会将保守党省总理W.赫斯特赶下台,其领袖E.德鲁里上任(1919~1923),但保守党很快东山再起。从1867年起,除农民联合会和自由保守党各执政一次,省总理中8人是自由党人,10人是保守党人。保守党一直拒绝给法语以法律承认,反对将其定为该省的官方语言;自由党则采取“中间政策”。

安大略省历任省督(1867~1985)
享利·威廉·斯蒂斯特德
威廉·皮尔斯·豪兰
约翰·威洛比·克劳福德
唐纳德·亚历山大·麦克唐纳
约翰·贝弗利·鲁宾逊
亚利山大·坎贝尔
乔治·艾雷·柯克帕特里克
奥利弗·莫瓦特
威廉·莫蒂梅尔·克拉克
约翰·莫里森·吉布森
约翰·斯特拉森·亨德里
莱昂内尔·赫伯特·克拉克
亨利·考克肖特
威廉·唐纳德·罗斯
赫伯特·亚历山大·布鲁斯
艾伯特·马修斯
雷·劳森
路易斯·奥维尔·布赖特豪普特
约翰·谢勒·麦基
威廉·厄尔·罗
威廉·罗斯·麦克唐纳
保利娜·埃米莉·麦吉本
约翰·布莱克·艾尔德
林肯·麦考雷·亚历山大
1867~1868
1868~1873
1873~1875
1875~1880
1880~1887
1887~1892
1892~1897
1897~1903
1903~1908
1908~1914
1914~1919
1919~1921
1921~1927
1927~1932
1932~1937
1937~1946
1946~1952
1952~1957
1957~1963
1963~1968
1968~1974
1974~1980
1980~1985
1985~
安大略省历任总理(1867~1985)
约翰·桑菲尔德·麦克唐纳
爱德华·布莱克
奥利弗·莫瓦特
阿瑟·斯特吉斯·哈迪
乔治·威廉·罗斯
詹姆斯·普利尼·惠特尼
威廉·奥瓦尔·赫斯特
欧内斯特·查尔斯·德鲁里
自由保守党1867~1871
自由党1871~1872
自由党1872~1896
自由党1896~1899
自由党1899~1905
保守党1905~1914
保守党1914~1919
安大略农
民联合会1919~1923
乔治·奥瓦尔·弗格森
乔治·斯图尔特·亨利
米切尔·弗雷德里克·赫伯恩
戈登·丹尼尔·科南特
哈利·科温·尼克松
乔治·亚历山大·德鲁
托马斯·莱尔德·肯尼迪
莱斯利·米斯坎贝尔·弗罗斯特
约翰·帕门特·罗巴茨
保守党1923~1930
保守党1930~1934
自由党1934~1942
自由党1942~1943
自由党1943
保守党1943~1948
保守党1948~1949
保守党1949~1961
保守党1961~1971

威廉·格伦维尔·戴维斯保守党1971~1985
弗兰克·米勒保守党1985
大卫·罗伯特·彼得森自由党1985~

经 济
农业 耕地土质是全国最好的,面积占全国良田一半以上。1986年,农产品现金收入居全国第一。农业生产集中在南部,地盾区只有少数农场供应当地的奶制品市场。以种植饲料作物为主,兼种玉米、杂粮、冬小麦、大麦等作物,因而畜牧业很发达,仅次于魁北克省,居全国第二位。但仍有大量农场生产水平较低,联邦政府和省政府鼓励农民从瘠薄的土地上迁出。
工业 从联邦政府成立开始,制造业一直在全国居领先地位。1986年,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50%以上,达452亿加元。工业集中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接近美国市场的地区。据1984年统计,多伦多的制造业占全省的50%,工业品出口价值420亿加元。主要制造工业城市还有哈密尔顿、温莎、圣凯瑟琳斯-尼亚加拉和伦敦。首都渥太华是高科技工业中心,有加拿大“硅谷”之称,主要生产计算机类产品。
采矿业 北方的采矿业曾使多伦多在与蒙特利尔的竞争中获胜,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金融中心。开采镍矿使萨德伯里盆地也繁荣起来。其他矿产还有金、银、铅、锌。20世纪50年代又在埃利奥特湖发现丰富的铀矿。现在,采矿业仍对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林业 1981年,森林面积80.7万平方千米,可采伐面积近50%。1986年,采伐量达2000万立方米,价值约6亿加元。80%的纸浆和纸产品出口美国。
渔业 大湖区渔场生产方头鱼、狗鱼、鲑鱼等。渔业过去比较发达,由于水质污染和乱捕滥捞,如今已趋萎缩。
金融业 多伦多的贝街区是全国金融中心,主要特许银行的总行都设在此。多伦多股票交易所是全国最大的股票市场,设在最繁华的地区。据1986年统计,全省分布着加拿大银行的2700多个支行,信誉最高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拥有的支行最多。另有许多储户把款项存入“信用联社”。多伦多是全国最大的支票结算中心。全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也设在该市。此外,基奇纳-滑铁卢和伦敦也有许多保险公司。
交通 据1985年统计,全省共有铁路干线1.33万千米,标准公路2.1万多千米(包括国道和省道)。1986年,机动车燃油销售总量960万立方米。南部边境有一庞大的水运系统。分水岭以北地区没有铁路和公路,只有空运和水运。
能源 能源匮乏,煤、石油、天然气一直依赖进口。过去从美国进口,受到美国能源状况的制约,现在石油和天然气从加拿大西部地区输入。
水力资源丰富。1906年,生活用电多是水电。50年代、60年代开始发展火力发电。1966年,加拿大第一座核电站(位于道格拉斯角)开工。1986年,火电占24%,水电占30%,核电占46%。1985年向美国出口的电量价值达3.51亿加元。90年代将有更多的核电站问世。
文 教
教育 采取传统的三级教育制,即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三级教育置于省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学校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立学校或“无教派学校”;另一类是非公立学校或“天主教学校”。两者的经费均来自政府的税收。学校由税民选举的委员会管理。小学实行8年学制,中学读到第12级。在高教系统中,全省共有大学21所,实用美术和科技院校22所(即公共学院),农业技术学院4所,另外还有园艺学校、按摩术学院和医学院各1所。1986年~1987年度共有中、小学生185万人,大学生27.7万人,省政府用于教育的拨款达67亿加元,占总预算的21%。
文化生活 早期安大略人遗留下不少文化古迹(如彼得伯勒附近的巨蛇星座土墩和比较复杂的雕刻、陶器等),但土著人的艺术形式并未保留下来。后来的移民把欧洲的文化传统带了进来。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艺术家们追随国际流行的风格,有些领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多伦多、渥太华、哈密尔顿、基奇纳-滑铁卢都有自己的交响乐团。斯特拉特福德每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莎士比亚艺术节(1953年设立)。多伦多有安大略美术馆和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大众媒体 多伦多有三种各有特色的报纸,其他每个城市只有一份英语日报。多伦多是几家主要杂志的总部所在地,包括《麦克莱恩斯》、《加拿大经济》、《星期六之夜》等;同时也是几家大出版社所在地,包括麦克莱兰和斯图尔特出版社、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英语部和私营的加拿大电视网也设在该市。除英语媒介外,全省还有3个法语电视台、几十个转播台和16家广播电台。另外,安大略人还可收看美国电视台的节目。
古迹 最早的古迹是17世纪中叶耶稣会为休伦族设立的传教馆。1964年,省政府在米德兰附近重建休伦族圣玛丽传教馆,3年以后向公众开放。南部边界上散布着美丽别致的城堡要塞,是美国独立革命后100余年间加、美关系紧张的见证。最著名的是亨利堡,还有乔治堡、伊利堡、惠灵顿堡、约克堡、莫尔登堡,都已恢复到19世纪前期的面貌。重建的还有表现早期移民生活的上加拿大村和黑河拓荒者村。1973年重建西北公司1803年修建的“皮毛之路”的交易站威廉堡,另外还开发了19世纪开凿的里多运河和特伦特运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