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
气功术语。 《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无觉;二曰承影,将旦味爽之交,日月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 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三曰霄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 (音mài,触物之声)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 此三宝者,传之十三世矣,而无施于事,厘而藏之,未尝启封。’”三剑道论者谓暗喻三心,含光者,含灵性之人心也,人心,人视之不可得见,运用之不知其有,心所感触到的知识界,无边无际,心思其物,其物也不能觉知,因此心系主观思维。 承影者,承受影念之心,即佛道家所谓识神也。心受外景内境之念,如影之投心,而生诸识。 识神之心不易见,唯于晨昏半明半寐,方可“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触物窃窃然有声者,心动也。“经物而物不疾”者,不移也。霄练,霄者头首也,练者自在也。 此喻佛、道家所谓真性。真性之体用,悟则见本体而不见其用,迷者见用而不见其本体。 触物触境,掠影而不留痕,盖真性常净也。此三心乃人之三宝,成道之本,宜藏不宜露,而应养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