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宁远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宁远县 宁远县古县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升宁远寨为县,属通远军。金代,废宁远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复置宁远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武山县。 ☚ 伏羌城 天水军 ☛ 宁远县 宁远县属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南依萌渚岭。面积25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2千公顷。人口73.62万。1995年工业总产值9.1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9亿元。财政收入4618万元,支出6955万元。辖城关、湾井、水市、禾亭、柏家坪等12镇,12乡 (含4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时为营道、冷道二县地。三国吴分为营道、冷道、舂陵三县。隋并冷道、舂陵二县置营道县。唐天宝元年 (742)改为延唐县。宋乾德三年(965)始置宁远县,沿用至今。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8.4℃,降水量1422.3毫米。有松、杉、楠竹、油茶、油桐、山苍子等林产。水杉、银杏、三针松、九针松等为稀有树种。九嶷山的湘妃竹已久负盛名。有猕猴、大鲵、大头龟等珍奇动物。农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还产烟草、辣椒、花生、苎麻等。有煤、铁、锡、钨、铅、锌、锑、水晶石等矿藏。有大理石、瓷器、羽绒等工业产品。郴州~道县、桂阳~宁远、永州~宁远等公路干线。宁远河自城关镇以下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文庙、舜庙、玉琯岩、“云龙”牌楼、荡寇将军垒。 ☚ 道县 江永县 ☛ 宁远县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居萌渚岭北麓。西汉置营道县,县治在今舜陵镇西; 又置泠道县,故城在今舜陵镇东。三国吴仍置营道、冷道县,又增置舂陵县,故城在今柏家坪。隋开皇 (581—600) 初并泠道、舂陵二县入营道县。隋末萧铣改置梁兴县,治所在今舜陵镇东南。唐武德四年 (621) 改置唐兴县。长寿二年 (693) 改称武盛县。神龙元年 (705) 复名唐兴县。天宝元年 (742) 改名延唐县。五代楚改名延昌县;后唐同光 (923—925) 初复名延唐县; 后晋天福七年 (942) 改名延喜县。北宋乾德三年(965) 始名宁远县,治所即今舜陵镇。从此县治无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11月撤销零陵专区,宁远县划归湘南行政区管辖。1954年6月撤销湘南行政区,宁远县划归衡阳专区管辖。1962年10月划归新设立的零陵专区管辖。现属永州市。县人民政府驻舜陵镇。面积2508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余为瑶、壮、黎、纳西等民族。宁远地处南岭山地中部,南北狭长,四面环山。地势南北高,东西低,中部为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原。最高点畚箕窝海拔1959.2米。潇水 (九嶷河)、舂陵水、泠水为境内主要河流。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为7.2℃,7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降水量为1422.3毫米间。矿藏有煤、铁、钨、锰、锡、铜、铅、锌、锑、水晶石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薯类、甘蔗、茶叶等。林产品有松、杉、南竹、油茶等,稀有树种有水杉、银杏、伯乐树、福建柏、金钱松、华南五针松、香杉、斑竹等。珍稀动物有猕猴、大鲵等。宁远九嶷木俗称“香杉”,闻名全国。九嶷斑竹富传奇色彩,载誉海内外。工业产品有水泥、大理石、瓷器、羽绒制品等。322、216、215、323省道纵横境内,公路汽车可通往各乡镇。县城以下航运可达潇水下游。名胜古迹有舂陵侯城遗址、泠道故城遗址、宁远文庙、节孝坊、大界村牌楼、云龙坊、状元楼、文星塔、东安头村牌楼、久安背牌楼、神山下木牌楼、太阳庵、九嶷山风景名胜区、舜帝陵、玉 岩、紫霞岩、凤凰岩、黄家大屋、白米下锅瀑布、三分石、桃花岩等。 ☚ 道县 江永县 ☛ 宁远文庙/节孝坊/雪矶钓台石刻/东溪摩崖石刻/逍遥岩摩崖石刻/毛家石桥/骆家戏台/九嶷山风景名胜区/舜帝陵/玉琯岩/紫霞岩/凤凰岩/黄家大屋/白米下锅瀑布/三分石/大界村牌楼/云龙坊/状元楼/王琨墓/文星塔/桃花岩/东安头村牌楼/久安背牌楼/象岩摩崖石刻/老柏家惜字塔/太阳庵/岳飞庙石刻/神山下木牌楼/舂陵侯墓 ☚ 中郎岩 宁远文庙 ☛ 宁远县 宁远县本汉道县地。唐为陇西县地。宋天禧三年(1019年)置宁远寨,崇宁三年升为宁远县。即今武山县地。治所在旧武山城, 武山县为民国所改。 ☚ 永宁县 通渭县 ☛ 宁远县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潇水上游。县境四面环山,九嶷山畚箕窝海拔1959米。唐置唐兴县,后改延唐县,宋改宁远县,沿用到今。面积2525平方公里,人口72万,有汉、瑶、壮、满、回、土家族多个民族。县城城关镇,隶属零陵地区。矿藏有锡、铅、锌、钨、锑、锰等。除竹木外,有稻谷、薯类、黄豆、烤烟、甘蔗、花生、荸荠等农副产品和水泥、日用陶瓷、机制纸、大理石、饮料酒、混合饲料等工业产品。九嶷山传为虞舜葬地,今辟为自然保护区。 ☚ 蓝山县 新田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