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初期的特点Xuelingchuqi de tedian
学龄初期(小学阶段6—1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的思维主要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言的自觉和连贯性有很大发展。由于书面语言的介入,思维和表达能力比幼儿都有了很大提高。为小学生写歌词比起幼儿来,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形象鲜明而富于艺术感染力,构思新巧而富于趣味性,同时,还要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下面按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分别加以举例阐明。
❶小学低年级:思维还是处在直观表象的低级水平。他们理解比喻词和寓言,只停留在词的表面和具体情节上的了解,生动的形象占主导地位,但还不能理解歌词的寓意。例如《小小的船》(词选自《小学语文课本》):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❷小学中年级:思维则是从形象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但他们还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把握一般性的寓意,他们的理解能力还离不开直观现象。例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张秋生词):朵朵鲜花象彩霞/张张笑脸乐哈哈/客人来自五大洲/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献上鲜花唱支歌/世界人民是一家。
❸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开始以本质的抽象概括为主。开始能够从直观的形象和具体的情节中来揭示比喻词的隐喻和歌词的寓意。初步从诗的意境中感受艺术美。例如《我爱秋天》(柯岩词):我爱秋天/我爱秋天/秋天的红叶金灿灿秋天的果子红艳艳/秋天的谷仓溜溜尖/金色的谷粒满场院/一直金到天边/一直金到天边/啊!天边/你看高飞的大雁,也迎着金色的阳光/飞得金满蓝天/飞得金满蓝天。从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再到高年级,儿童的思维水平发展很快,特别是低年级与高年级相差很大。小学高年级的少年儿童在思维发展上,似乎是一个质变时期,与初中一年级距离不明显,我们在创作歌词时要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