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额xué’é招收学生的数额。例如:“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既然社会有这种需要,学校又有挤的可能,因此,‘学额’这个特殊的商品就该有它自己的市场。商品经济社会,怎能不讲经济规律呢?现在,‘学额’市场需求旺盛,学校随行就市,卖个好价钱,无可非议。”(《工人日报》1992.10.3) 学额科举考试用语。指明清政府规定的地方府、州、县学每届童生试录取生员的名额。府、州、县学各有定额,其后增加的学额称“增广学额”或“广额”。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军兴,各省捐输量加学额,自咸丰二年太常少卿雷以𥇕奏请始。”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惟东南兵燹之后,市廛寥落,邨聚凋残,学额虽增,而应试之人转减。”参见“广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