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xuézhǎng对年长或年级高的同学的称呼;对一般同学的尊称。 学长xuézhǎng〈名〉对比自己年纪大或年级高的同学的尊称,也可用于对一般同学的尊称。 同学或前届同学【同义】总目录 同学或前届同学学长
学长 学长对同学或前届同学的尊称。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在‘尊经书院’的时候,学长们还不断地给我讲述前辈同学们的斗争故事。” ☚ 同学或前届同学 上足 ☛ 学生 学生学子 学徒 青襟 青衿 门下生门下客 学生和旧友:学生故旧 门生故旧 学生和老部下:学生故吏 故吏门生 门生故吏 阅读书、刊、文章的人:读者 读众 长辈对子侄辈或先生对门生弟子的爱称:贤契 敬称别人的学生:高足 骥足 对同学的尊敬称呼:学长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小子 青年学子:衿佩 弟子对老师或前辈的自称:学生 在各级学校学习的人:学员 众多学生:莘莘学子 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白面书生 白面书郎 一个贫穷的读书人:一介寒士 一个地位低下的读书人:一介野生 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后学 所教的学生:桃李(~满天) 他人所教的学生:门墙桃李 学习的人:学 一同学习的人:砚(~兄;同砚;同砚席) 窗友 学友 学侣 同师 同席 同学 同窗 同门(同门生)同堂 同舍生 蠹鱼友 学生弟子众多:满城桃李 (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学生)
另见:士人 学习 练习 读书 背诵 ☚ 学生 好的学生 ☛ 学长 ☚ 同砚 学伴 ☛ 学长xué zhǎng主持学习事物的人。《能改斋漫录》卷十三:“乃命耆(张耆)为~~,张景宗观察为副~~。” 学长宋代学校职事名。咸平三年(1000),东宫建学,设学长一员、副学长二员。至和元年(1054),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小学设学长二至四员,选学生担任,负责传授学生艺业、检查有无违反学规,聚会时按学生年龄、身份排列次序。崇宁五年(1106),改小学学长为小长。县学设学长一员,选州学生或进士充,职责与州学教授同。 学长 学长学官名。宋代置。小学学官。《宋史·职官志五》: “学长2人,掌序齿位、纠不如仪者。” ☚ 学正 学录 ☛ 学长(1)宋学校职事名。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东宫建学,置学长一人,副学长二人。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小学设学长二至四人,选派府学生充任,掌学生艺业的传授、执行学规,集合时按学生年龄、身份排列次序。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小学学长改称小长。县儒学学长一人,选派州学生或进士充任,职任与州儒学教授相同。(2)北洋政府时期大学分科及预科的主任称为学长,如文科学长、理科学长、预科学长之类。又司法部直辖 的司法储材馆在馆长之下设学长一人,掌教学事务,类似教务主任或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