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原则
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学校的性质,学校体育的任务和青少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制定的。
❶全面性原则。要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在体育教学和其它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中,都要从全面实现体育的任务出发。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传授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身体锻炼方面,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可塑性大,因此在确定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及考核上,都应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各项素质为准则。
❷健康性原则。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都必须要保证学生的健康。主要是要合理运用运动量。既不宜过小,达不到健身的目的;也不宜过大,超过生理负荷而造成伤害。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学校体育还要与卫生保健相结合,锻炼和日常生活都符合卫生要求,才能真正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❸群众性原则。学校体育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和教师,工作重点应放在普及上。根据学校计划、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不断提高质量。保证学生既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又要达到锻炼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全体学生自愿持久地投身体育锻炼中。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根据学校的条件组织各种运动队,开展业余训练,培养优秀尖子队员,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