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集
诗别集。 元萨都剌(1272-?)撰。十四卷,附诗余一卷。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答失蛮氏。 先世为西域回族,后定居雁门(今山西代县)。 登泰定进士。授镇江录事达鲁花赤(掌印正官)。 后历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至御史。 因弹劾权贵左迁淮西北道廉访经历,寻致仕。 年八十余卒。诗集最初成于至正间,原为八卷。是集为其裔孙萨龙光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以明弘治刻本与毛晋汲古阁本互校,并广泛搜辑佚帙而成。 正集收诗七百七十八首,附卷诗余收词十四首。萨都剌幼家贫,入仕前曾辗转于中原、江南为商。 足迹遍及燕、赵、荆、湘、闽、浙,接触社会广泛。 艺术造诣较深,崇尚豪放,语言清新,用典贴切。 以诗揭露社会黑暗,独树一帜。后期多应制、酬答之作,不及前期充实。 词多怀古之作。可与辛弃疾词媲美。 以嘉庆十二年刻本为善本。该本以时序排列,并有按语。另有《四库全书》本。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嘉庆十二年刻本出版,辑入《古典文学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