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徒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徒制

学徒制

旧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手工业中, 一种具有超经济强制的特殊的剥削青工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从封建行会制度演变来的, 但其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在行会制度下,学徒的无偿劳动相当部分是学习费用性质, 不完全是剥削; 在资本主义企业中, 由于实行劳动分工, 每人从事的劳动已大为简化, 习艺的内容相应被削弱, 学徒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完全变为劳资对立的剥削关系。同时, 资本家废除了过去行会对雇主的限制,可以无限制地大量使用学徒劳动, 而原来行会对学徒的限制却被资本家保留下来。学徒入厂要有保人或缴保证金; 要立“志愿书” , 实际上是卖身契。有拜师的形式, 近代工业中一般以老工人为师, 工场手工业则拜老板为师。学徒负担沉重的生产劳动, 还要为资本家干各种家务。学徒期间基本上没有工资, 只供很坏的食宿和少量的规钱(月规)。学徒期限一般为三年, 有的更长。出师后, 要帮师一、二年才准离开。学徒期间, 他们被剥夺了人身权利, 经常受业主的打骂凌辱。如天津三条石手工机器铸铁厂的铺规规定, 学徒进厂后, 不准外出, 不准叫学名, 不准留发, 对老板的子女要用长辈称呼, 老板家里死了人, 全厂学徒要披麻戴孝, 甚至将学徒卖掉。由于学徒基本上是无偿劳动, 可以为资本家提供大量剩余价值, 所以在旧中国的工场手工业中被普遍采用, 机器工业、商业中采用的也很多。天津三条石百余家手工工场和工厂, 使用学徒人数平均占在厂工人总数的70—90%, 有的甚至全部使用学徒。学徒制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残酷手段。随着工人阶级的斗争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学徒制中宗法性、行帮性的封建剥削、压迫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直接雇佣学徒或将师徒关系改为练习生学习制; 近代工业中学徒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建国后, 旧的学徒制被废除, 建立了新的师徒关系。

☚ 学艺志愿书   学徒 ☛
学徒制

学徒制

旧中国手工作坊、商行、工厂中的一种剥削青少年工人的制度。学徒年龄有大有小,以幼小者为多。初入厂、店者要先充当学徒。学徒须有铺保、人保,付一定数目押金或保证金,要办拜师酒。要对厂主或店主立下“学徒契约”或“保证书”,上面一般多写明“只许东家不用,不准本人不干”,“生死不管,不干还钱”等,以保障厂主和店主对学徒的剥削与压迫。学徒期限商行多为三年,工厂、作坊一般为四年,亦有少数厂、店延至五六年的。学徒期满后,往往被厂主、店东以“自家人”、“本柜徒”等名义再使用一两年。学徒期间,由厂主、店东提供粗劣膳宿,每天劳动至少十三四个小时,有的高达十七八个小时,从事繁重杂务劳动,没有工资。另外还有一些严格的束缚人身的规定,如不准学徒看电影、戏剧、报纸,不准留长发,三或四年内不准回家,不准用真名,不准在衣裤上做口袋等等。学徒期满留用的一两年内,继续承受同学徒期间差不多的束缚和剥削。工资仅及一般工人、店员的1/4左右。学徒与师傅、厂主、店东 (自身就是师傅) 之间有封建宗法的人身依附关系。明清以后至近代,一些工商业行会对收学徒定有规约。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旧有学徒制度,建立新型师徒关系。欧洲中世纪也存在学徒制度。(参见“行会制度”)

☚ 养成工制   抄身制 ☛
学徒制

学徒制apprentice system

一种古老的职业训练方法,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使艺徒获得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方法。学徒制多用于工艺操作性行业,培训时间较长。现在,学徒制仍在沿用,但已大有改进。主要是在师傅或专家的指导下掌握所学手艺或工艺的背景知识和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与传统的学徒制比,注意了职业知识的传授。

☚ 需求探讨法   亚文化 ☛
00004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