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都可以垂名不朽。 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里的“言”的含义包括范围较广,主要指关于政治、德教的言辞,也包括古代的文学如诗歌在内。“三不朽”的提出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言辞和文学的重视,他们虽然把“立言”放在“立德”、“立功”之后,但也认为可以不朽,可以使人流芳后世,强调了言辞的重大价值。 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甚大,常常被用来作为讨论文学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根据。 《史记》、《典论》、《文赋》和《文心雕龙》都曾接受这一观点,强调文学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