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孤独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孤独者

孤独者

短篇小说。鲁迅著。作于1925年10月。主人公魏连殳早年对社会黑暗怀有强烈的不满,五四运动落潮后他孤身挣扎。在为祖母送殓时屈从于封建宗法势力的一切成规,而后失声大哭;在教中学时因反对黑暗现实发泄不满言论而被辞退。失业后魏连殳对周围一切采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态度,甚至在激奋之下当了军阀部队中的一个师长顾问。他表面上似已胜利,实际上是一个失败者、孤独者。他在“胜利”的喧笑中咀嚼着“失败”的悲哀,终于寂寞地死去。小说反映黑暗的封建统治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压迫和摧残,批判他们由于远离人民大众而造成精神空虚、动摇、脆弱等弱点。

☚ 伤逝   中秋晚 ☛
孤独者

孤独者

短篇小说。鲁迅著。写于1925年10月。初收于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版《彷徨》。这是鲁迅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的一篇佳作。作品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背景下,描写知识分子魏连殳因有志于社会改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结果被那个社会所孤立、所摧残、终至悲惨而死的悲剧,在祖母的丧仪中,他压抑着极大的痛苦,听凭封建礼教的摆布;做教师被辞退,写文章无处发表。他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一反常态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官,去躬行他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用玩世不恭的手段向世人进行报复,并进行自我戕害。“他在‘胜利’的喧笑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通过魏连殳的遭遇,作品以极大的愤怒控诉了那个令人窒息的黑暗社会,说明在那个社会里,正直的有志于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是无法正常生活的。魏连殳的失败是黑暗社会压迫的结果,但也与他的个人奋斗的道路有关。作者对魏连殳的遭遇深怀同情和关注,但对他那种孤独的个人奋斗和最后采取的脱离正规的报复手段,也持明显的批评态度。作品构思巧妙,结构新颖。它以“送殓”为线索,通过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情节塑造了魏连殳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理想与现实、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尖锐冲突,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作品感情浓烈而沉重,字里行间饱含着愤怒的情绪,是鲁迅小说中给人以重压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虽然没有指明知识分子的正确出路,但指明了什么样的斗争道路走不通。这就启发人们去寻求新的革命道路。

☚ 玉君   离婚 ☛
000088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