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孟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孟县志山西地方志。清张岚奇等修,石丙绶等纂,二十二卷。岚奇字雨屏,山东商河人。道光举人,官知县。丙绶字芝龄,山西盂县人。道光举人,任县教谕。是邑旧有三志,是为四修,光绪八年(1882)刊刻成书,约二十六万字。冠有新旧序,正文以纪,考、表、略、传、录六种体裁撰述,分图制(附县境、县城等图二十幅)大政、天文、舆地、建置、食货、职官、选举、艺文等十三门,含星野、祥瑞、灾异、沿革、疆域、山水、名胜、古迹、风俗、城池、赋役、物产等五十八目。旧志与新续分明,对旧志所收史传以外事迹,附以“讹疑”数条,以俟后人考订。大政事关大赦、放赈等事宜,有恩赏百岁以上老人六品顶戴的记载。山水详列境内五十余山、二十余河泉,古迹记有唐吴道子画、颜真卿手书先师像碑, 北宋祭京手书大观碑等,赋役只记清代,户口仅有光绪四年统计之数,艺文所录多为修城建庙碑文,如知县李鸿畴《西吉村涧沟河村封煤窑碑记》,为道光间采煤史料。有光绪八年刻本。 孟县志十卷,清仇汝瑚修,冯敏昌纂。仇汝瑚,广东灵山人,监生,乾隆五十二年 (1787)来任知县。冯敏昌 (1747—1806),字伯术,号鱼山,清广东钦州 (今属广西)人。乾隆四十三年 (1778)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四十九年 (1784),任会试同考官,改任刑部河南司主事,后任户部浙江司主事,诰授奉政大夫,先后主讲河阳、端溪、粤秀、越华书院。乾隆二十五年 (1760),孟县前知县江湄曾属覃怀院长山阴沈惟材再修。稿成,未及付刻,但附县牍贮藏。仇汝瑚来任,邑人呈请重修,汝瑚至省请示,恰逢冯敏昌度假抵开封,汝瑚请其主河阳书院讲席,巡抚毕沅即以志书相托。自开局经历四载,始成此志。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印,目为:圣制、地理、建置、田赋、职官、人物、艺文、金石、史事、杂记。书前有河南巡抚毕沅序、河南学政刘种之序、前布政使江兰序、汝瑚序、冯敏昌序。该志体例甚佳,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博采众家之长。此外,本志注重图的作用,曰:“图学为言地理者要务。”全书计有全境、山、川、村镇、公署、学宫、书院、水利、滩地、韩愈祠、墓及后裔嫡派宗图,共二十幅。综观全书,各门均搜集宏富、翔实,考核精审,实不愧为河南方志中之上品。文人称之为善本。此志现今流传甚广。 孟县志❶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胡予翼、马廷俊修,吴森纂。胡予翼,乾隆年间任孟县知县。马廷俊字依萱,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孟县知县。此志书初修于知县胡予翼,稿未成胡予翼调走。后任者,皆未锐意续纂。直至马廷俊掌孟县后,始立志脱稿,刊刻印行。《孟县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图制志:列宿,县境,县城,县治,文庙,书院,城隍庙,关帝庙,藏山,滹沱河,名胜;卷二天文志:图说,分野,𥘌祥;卷三舆地志:沿革,疆域,山川,风俗;卷四建置志:城池,官廨,学校,书院,兵防,驿递,关寨,乡堡,祀典,坊表,古迹,坟墓;卷五赋役志:赋役,仓储,盐法,榷税,物产;卷六官师志:因革,除授,营秩,名宦;卷七选举志:荐辟,进士,举人,贡生,武科,任子,仕宦,封表;卷八人物志: 忠孝,宦绩,儒行,文苑,高行,耆善,列女,流寓,捐输;卷九艺文志:诰敕,奏疏,散文,韵语;卷十杂说志:仙释,灵迹,技术,方言。卷首有序,凡例,图,卷末有跋。此编纂修,分类立纲,与康熙蔡璜旧志本不同。凡康熙四十一年以前事物人文,全部承袭蔡璜原书,然蔡书有遗漏者,亦间增补。至于蔡书以后事物人文,此编则能广搜冥求,益为增补,门类较全,体例较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