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cún kuǎn lì lǜпроцéнтная ст ду (по депоз ту)存款利率商业银行或类似银行为活期、定期或储蓄存款支付的利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个人活期法定存款年利率变动如下:1990年8月21日为2.16%,1991年4月21日降为1.8%,1993年5月15日又升为2.16%,1993年7月11日进一步升为3.15%,之后持续下降,1996年5月1日为2.97%,1996年8月23日为1.98%,1997年10月23日为1.71%,1998年3月25日为1.71%,1998年7月1日为1.44%,1998年12月7日为1.44%,1999年6月10日为0.99%,2002年2月21日为0.72%,2006年8月18日为2.52%。 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时付给存款人的利率。中国的存款主要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事业单位存款两大种类。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分活期和定期两类,执行不同的利率;定期储蓄存款中,又分整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零存整取、定活两便、华侨人民币储蓄存款等,各种类型执行不同的利率。在同一种类中,又分不同的存期而有不同的利率。企事业单位存款也分活期和定期而有不同的利率。定期存款中又按期限不同而有不同的利率。此外,专业银行还有吸收保险公司存款的利率,发行大额定期存单的利率,开办住房存款的利率和吸收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利率等。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制定存款利率水平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❶物价变动率。 ❷证券收益率。 ❸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 ❹政策性要求。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是为了保障存款人不致因物价上涨而使存款的实际货币金额减少。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物价的变动趋向一般是上升的,这就产生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别。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人们所追求的是实际利率。如果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则实际利率≤0,这不利于存款人,会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减少。因此,一般来说,存款利率应大于物价上涨率。存款利率与物价挂钩,指的是与预期物价变动率,并且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预期平均物价上涨幅度挂钩。存款利率无需随物价时时变动,因为二者各具特点。物价变动是渐进式的,基本上是经常变动,而存款利率的变动则是跳跃式的,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保持它的相对稳定性,因为存贷款均有一定期限。存款利率时高时低、时升时降,这不易为人们所接受。确定存款利率时要考虑证券收益率,因为人们对闲置货币资金的支配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保留在手边;可以存到银行;可以购买国债或企业股票、债券。将货币保留在手边,虽然可以得到某些方便,但没有收益,所以,持有人一般都要将它存入银行或进行有价证券投资。这样,个人、家庭和企业对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的处置就有一个资产选择问题,选择的标准就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就中国的情况而论,银行存款最安全,又因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故银行存款的流动性也很高。而各类有价证券因期限长、流动性差,从而安全性也弱,特别是有些企业的信誉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有价证券对投资人有吸引力,其盈利性必须高于银行存款。换言之,银行存款在能保证安全和流动的条件下,盈利略低于有价证券是合情合理的,从而是可接受的。但如果各类有价证券的收益率过分高于银行存款利率,那就不利于银行吸收存款,从而不利于银行的发展。由此,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的上下约束条件是: 物价上涨率<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 同时,存款利率还要受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的影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借贷货币资金供不应求,因此,中国存款利率水平,也以略高于发达的西方国家为宜。 在此范围内,国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考虑相关因素及政策要求后决定合适的存款利率。 ☚ 银行利率 贷款利率 ☛ 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Deposit Rate“借款利率”的对称。银行或存款机构计算存户存款利息使用的利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会直接影响存款数量。存款利率与借款利率统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用的工具之一。在放松银根时会降低存款利率,在收紧银根时会提高存款利率,扩大存款数量。 ☚ 复利终值 借款利率 ☛ 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时付给存款人利息时使用的利率。在存款利率体系中,依照存款主体的不同、存款种类的差别和存款期限的长短又可以在利率上有所差别。 银行存款利率的确定一般都必须考虑到下面几个因素: (1) 物价变动率; (2) 证券收益率; (3) 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 (4)政策性的要求。由此,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的上下约束条件是: 物价上涨率<银行存款利率<有价证券的收益率。 ☚ 差别利率 贷款利率 ☛ 存款利率savings account r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