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预防保健工作中常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说造成疾病、伤残或死亡常有一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危险因素。例如造成肠炎痢疾常是因为喝了被细菌污染的生水,喝脏、生水就是肠炎、痢疾发病的危险因素。又如父母离异可以造成小儿心理异常,父母离异则是小儿心理异常的一个危险因素。以上例子说明危险因素可以广义地应用于各方面。现仅对妇女保健中的孕产期常见危险因素做重点介绍,可供大家自我保健的参考。首先要说明的是,有危险因素不一定准发病,但可以使人们提高警惕进行预防。因此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不是使大家如草木皆兵过分紧张,这样将会增加毛病了。孕产期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例如第一是历史性的(即未怀孕就存在的)如生育年龄一般是18—34岁为好,过大过小都不好。身高1.5米以上为好,越低越易难产。文化小学以上为好,包括丈夫文化水平越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但是,不论从电视、书本或亲朋、医院得来的孕期保健知识越多者,死亡率越低。故保健知识少是危险因素。因此,不论文化高低,多接受保健宣传教育的就安全。如有慢性病或营养不良的易发生妊娠并发症或使慢性病加重,故为一个危险因素。过去分娩历史中有异常的容易再发,也是一个危险因素。第二个阶段就是怀孕后的危险因素,如子宫大小不符合妊娠月份的有危险(包括多胎)。妊娠期贫血的,感染发烧的,血压升高的,阴道出血的,胎位不正的,都是危险因素。因此贫血应积极纠正,发烧、血压升高应积极治疗,阴道出血要及时住院等。分娩中途如果产程过长有危险。产后出血24小时超过500毫升的有危险。以上种种危险因素预兆着可能发生各种疾病。根据可能发生的疾病早做预防或转到有条件处理的医院分娩,则可化险为夷。这就是危险因素在孕产期保健中应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