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赋
辞赋名篇。南宋林希逸作。《四库全书》、《历代赋汇》见载。据赋前自序,知作者有感于离合聚散、悲欢怨恨之情,物我皆有之;往时读《鹦鹉赋》,戚戚然有得于心,及见孔雀,形神意趣,高怀远慕,怅然有异于常日;故采其情而为之赋。赋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具体描写孔雀的形态相貌,突出其特异。第二部分,先以孔雀“长引吭而不鸣,类欲诉于寥漠”的神情,引出作者的臆想之词,代雀为诉;然后,详叙孔雀的家世、进入中原的历史、人争罗致的遭际,着重抒发了孔雀“离俦失侣,绝母弃雏”,“委命归穷,飘流万里。闭以雕笼,饲以粟米。宁一饱之足谋,怅吾生之已矣”的悲痛,和忍辱偷生,“不厌乎危苦而无乐于闲适”的态度,以及思念故乡、怅然有怀的感慨。第三部分,以歌辞作结,唱出了作者对孔雀的同情,要求人们“何微禽之足迷兮,于天道而垢尤。良委情以若命兮,奈何乎休”!文章通过咏写孔雀,代雀为言,充分显示出悯惜生命、崇尚自由的思想情怀。作品长篇巨制,熔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炉,颇有寓言风调。在手法上则远袭贾谊《鵩鸟赋》及魏晋钟会、杨修等人《孔雀赋》,不徒铺陈描摹,而以议论抒情擅胜,对明代以后赋孔雀之作影响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