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脩
王脩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以德为本,以正为治/远见卓识,源于至性
王脩的机略,有着浓厚的儒家色彩。王脩十分强调品性修养,知行如一,忠贞不渝,能深刻认识并善于使用道德的力量。他的一生,足以成为韬略之士的人格修养楷模。
王脩
王脩
三国魏北海营陵(今山东潍坊南)人。字叔治。初为孔融主薄、高密令、胶东令。后从袁谭为别驾。谭死,归曹操。督军粮,以廉洁和抑制豪强闻名。操破南皮(今属河北),检阅其家,谷不满十斛,书数百卷而已,礼辟为司空椽。任司金中郎将,在职七年, “盐铁之利,足儋国用”。曹操喻之为桑弘羊, “以军师之职,闻于司金,至于建功,重于军师”。魏国建立,为大司农郎中令、奉常。
☚ 韩暨 司马芝 ☛
王脩
❶(?—419)十六国时前赵人,仕石勒官至长史。晋太兴二年(319)石勒讨平靳,遣脩传捷于赵王刘曜,其舍人曹平乐谗言于刘曜,曜遂斩脩,石勒闻后怒斩曹平乐。
❷(?—418)东晋京兆霸城(今属湖北)人,字叔。初南渡见桓玄,玄曰:“君平世吏部郎才也”。后为刘裕谘议参军。义熙二二年(416)从刘裕北伐灭后秦、及裕南归,以脩为长史,镇关中(今秦岭以南汉中、巴蜀在内)。义熙十四年(48)沈田子杀王镇恶,脩杀田子,兼裁刘裕子义真赐左右物。义真左右有怨,谗言于义真,义真遂使刘乞杀脩。由是人群离异,关中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