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贡前520—?

孔子学生。春秋末期卫国人。端木氏,名赐,字子贡。善于辞令,具有外交才能和经商本领,常“连驷结骑”,结交各国上层人物,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历仕鲁、卫,曾为鲁出使齐、吴、越、晋等国,促使吴救鲁伐齐。又逐利曹、鲁间,“与时转货”,“家累千金”,成为孔门七十子中最富的一个。孔子称其“亿(臆)则屡中”,夸他很会猜测商情,许为瑚琏之器。后死于齐国。

子贡zǐ gòng

(字)端木赐,春秋卫人,孔子弟子。

子贡

303 子贡前520—?

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一度作官,后弃官经商。深通经商之术。在商业理论上,他第一次提出了“物以稀为贵”的观点。由于经商致富,声誉与日俱增,各诸侯均不敢轻视。在商业史上,与范蠡齐名,史称“陶朱事业 (范蠡居陶经商,人称陶朱公),端木生涯”。

☚ 弦高   计然 ☛

子贡前520~前456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今河南濮阳)人。能言善辩,善于经商,家累千金。相鲁、卫。相传他曾劝阻齐国田齐伐鲁,在吴、越、晋诸国之间游说,使各国相互牵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极力捍卫和传播孔子学说,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 。

子贡

子贡前520—前456

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姓端木(一作“端沐”),名赐,字子贡(一作“子赣”)。春秋后期卫国(今河南北部)人。性敏达,利口巧辞,博闻强识,与宰我以“言语”并列四科。自认为“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对孔子之思想、学说,子贡极力追求。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同上)自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同上);追求“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之仁德。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必“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又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对“为政”之“足食”、“足兵”与“民信”,一再追问“必不得已而去”之(《论语·颜渊》),探究孔子思想之真谛。在外交与经济活动方面,亦多有成绩。田常欲移兵伐鲁,子贡使齐,说吴,去越,之晋,“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不安守天命,经商货殖,“亿则屡中”,成为“家累千金”的富商。后有人以“子贡贤于仲尼”,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 子羽   子张 ☛
子贡

子贡

即端木赐(公元前520—?), 春秋末自由商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原是卫国大商人, 后业儒, 为孔丘弟子, 仕于卫, 最后弃官再从商, “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 ” “家累千金” , 死于商业发达的齐国。随孔子周游列国时,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 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孔子称赞他“赐不受而贷殖焉, 臆则屡中。” 善做珠宝生意, 提出 “物以稀为贵” 的理论, 说玉贵珉(石之美者)贱是因为玉少珉多, 从供求关系的变化中进行买贱卖贵, 获得利润。士人经商, 亦士亦商, 子贡是其典型, 与另一个去官经商的陶朱公齐名。

☚ 陶朱公   弦高 ☛

子贡

见 端木赐

子贡

见“端木赐”。(参考图1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