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母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炮 > 子母炮1
子母炮1  zǐmǔpào

發射子母瓶之火炮。瓶内裝火藥,中放藥信。爲延長引燃時間,使與飛行時間相適應,信以木製,外刻螺旋溝槽,將藥綫纏入槽中,下露藥綫一節。用時,先點子母瓶藥綫,使其燃入木信,再點母炮藥綫。子母瓶射至敵營後爆破,發出巨響,以驚駭敵軍,破壞敵之士氣。創製於明。明·戚繼光《紀效新書·布城諸器圖說》:“此砲用木信雕成螺絲轉形爲渠,以藥線隨渠纏足,下露線一節,在底上露出,信之上用褙紙,信外卷緊與子銃口合。乃將好藥入瓶八分,將信送入口,即將瓶覆向下摇摇,按入其信,若仰瓶裝信,則信底有藥,放時藥催信出而瓶不破響,惟覆裝其信,則將信務入到底,庶底下無藥,藥在周圍,信線燃入藥,乃作破子瓶。其放時,先用木馬將大銃裝畢,以瓶入上大口,先點瓶線燃入木信不見,即點母砲線打去,若瓶線點早,母線太長,則瓶不出口而響矣。若點瓶線太遲,未及燃入打去,則閃風而滅矣。又有一法,共拴一線,居中點火,終是不齊,還是兩點爲妙……此用驚營,或夜間遠遠放入賊壘,少停於賊壘中,銃發,無制之兵,烏合之衆,奪氣之寇,勢必驚惶,我得乘之。”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炮 > 子母炮3
子母炮3  zǐmǔpào

清前期仿佛朗機製造之輕型火炮。鐵鑄炮身,後腹開孔,以入子炮。有瞄準裝置,鑄有炮耳,尾部裝木柄,向下彎曲,便於操持射擊。以鐵索聯於四足木架上,足有鐵輪,便於推挽。用時將子炮從後部裝入母炮,點火施放。如預貯藥彈於子炮,次第而發,射速明顯增快。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1727年製子母炮實物。其炮身爲鐵鑄,母炮全長二米餘,口徑二·六厘米,後鑲木柄,上施火繩槍機。《皇朝禮器圖式》卷十六:“本朝製子母礮,鑄鐵爲之,重八十五觔,長五尺八寸,末加木柄,後曲而俯,以鐵索聯於車上,用法如子母礮一,載以四輪車,亦如子母礮一之制。”參閲《大清會典圖》卷一百。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炮 > 子母炮2
子母炮2  zǐmǔpào

清前期仿佛朗機而製造之輕型火炮。鐵鑄炮身,後開長孔,以裝子炮(彈藥)。前有照星,後有照門,以供瞄準。鑄有耳軸,以支撑身管,便於調整射角,作火力機動。裝於四足長凳形木架上,足下安有小輪,利於推挽。配有管狀子炮五箇,各裝火藥、鐵子。原發實心彈,後改爲爆炸彈。雍正年間所製鍍金銀子母炮,較康熙時所製同類炮,形體變小,重量變輕,更便於携行。《皇朝禮器圖式》卷十六:“本朝制子母礮,鑄鐵爲之,前弇後豐,底如覆笠,重九十五觔,長五尺三寸,通髹以漆,不鍥花文,隆起五道,加星斗,旁爲雙耳,子礮五如管,連火門各重八觔,受藥二兩二錢,鐵子五兩,礮面開孔與子礮相稱,用時内之,固以鐵鈕,遞發之,相續而速,載以四輪車如凳形,中貫鐵機,以鐵鋬承礮耳,下施四足,横直皆楔以木,後加斜木搘之,足施鐵輪,輪各八輻,左右推挽惟所宜。”參閲《大清會典圖》卷一百。

子母炮

(《皇朝禮器圖式》)

子母炮

清朝康熙时期制造的一种仿佛郎机形的轻型火炮。母炮用铁铸造,前细后粗,底如覆笠,有准星和照门。两侧各有炮耳,安于平板四轮车上,炮身后部有一个大敞口火门,可安放子炮。每门母炮备子炮5个,每个子炮重8斤,其大小各与火门相匹配。发射时将子炮放入火门内,并以铁钮固连,以防跌落。清朝亦称此炮为“佛郎机炮”。故宫藏有此炮的实物。《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六: “本朝制子母炮,铸铁为之,前弇后里,底如覆笠,重九十五斤,长五尺三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