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子宫内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是一种产时软产道损伤,是指子宫内膜面向外翻出,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极为少见。其发生率悬殊很大,与分娩数之比为1∶8537~1∶450,000,5.36%发生于初产妇,75%发生于足月产后。近年来由于产科医疗技术,抗休克及感染措施的改进,此症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若翻出之子宫脱出于子宫颈口外,称为完全性子宫内翻,若翻出之宫底在宫颈外口以上,称不完全性子宫内翻,若翻出之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内翻子宫脱垂。三者之中以完全性子宫内翻较常见。
子宫内翻又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本条目主要介绍急性子宫内翻。通常发生于第三产程,常伴有急剧发生的休克和出血,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发生子宫内翻的原因有:
❶胎盘宫底部种植。当胎盘种植子宫底部,由于该部肌层较薄,且胎盘有一定重量,故存在易于形成袋状翻出的条件,若对底部略加压力,即由颈口翻出。
❷子宫底部过度挤压和脐带牵引。在第三产程等待胎盘剥离的过程中,如果对宫底部施加重压,同时再牵引脐带,很易使子宫内翻。
❸松弛子宫。在产妇极度疲乏或接受较深的麻醉时,子宫肌肉失去张力,易于发生子宫内翻。
❹粘连性或植入性胎盘。如胎盘与蜕膜发生粘连或植入肌层中,则与子宫不易剥离,接产者常试图牵引脐带以娩出胎盘,亦易造成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的病理过程,首先是子宫底由宫颈上翻出,不久宫颈即收缩,将翻出之子宫体缩紧,以致血运不良,产生急性郁血水肿,时间一久,即可发生坏死、感染甚至腐脱。若子宫颈收缩不过紧,宫体不发生坏死,则在以后成为慢性子宫内翻。
急性子宫内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❶阴道流血。子宫内翻常伴有严重的阴道流血。可能一方面由于子宫收缩无力,不能关闭胎盘剥离处之巨大血窦,另一方面子宫颈的收缩,使子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郁血,更加重了流血的倾向。但若胎盘完全附着于内翻之子宫而未剥离时,出血可能不多。
❷休克。大多数病例,于子宫翻出时有下腹部剧痛,接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很快就进入休克。休克程度与出血量并不成比例,有时流血不多而已进入深度休克,这可能是创伤与低血容量联合造成的。
❸肠梗阻。即小肠陷入内翻子宫之凹陷内,嵌顿而成肠梗阻,但此种机会极少。
❹延误诊断及处理的病例,则有发热感染等症状,或有下腹部下垂感觉或排尿困难,少数病例可无异常感觉。
诊断并不困难。若阴道口或阴道内出现一个圆形的块物,而腹部扪不到子宫底。而扪到子宫翻出的凹陷,则诊断立即明确。但有时需与产道血肿鉴别。诊断明确后应及时给予迅速而有效的抗休克措施,补充血容量,然后进行复位。
❶子宫颈尚松弛者,则在全身麻醉下,试行经阴道子宫内翻复位术,即以手伸入阴道,手指在宫颈处撑开,而内翻之宫体则在术者掌中,用力将其往前方向推出骨盆,直推至脐水平以上,持续3~5分钟,则内翻之子宫可以复位。成功后,给予子宫收缩剂,并用纱布填塞子宫腔,以免再度内翻。
❷子宫颈已收缩者,可试用1:1000肾上腺素0.5~1ml肌肉注射,使宫颈放松,再用前法复位,如失败,则可行经腹复位,切开腹壁,暴露宫体凹陷部分,以数把鼠齿钳挟住宫壁往上牵引,同时助手在阴道内将子宫往上推挤。如因宫颈收缩太紧,虽经上述努力仍不能复位,则可于宫颈之后壁将环状宫颈切开,然后再将子宫复位,成功后再缝合宫颈。亦可经阴道于宫颈前唇切开复位,取得良好效果。此法须注意勿损伤膀胱。若子宫内翻逾时过久而有组织坏死,则应考虑作子宫切除。

☚ 产时宫颈撕裂   子宫破裂 ☛
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inversion of uterus

指子宫的内腔翻向阴道,子宫内膜面位于子宫最外层,而浆膜面在最内层。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常发生在分娩第三产程,由牵拉脐带或从腹部猛力推压宫底所致。慢性见于子宫底部黏膜下肌瘤的重力牵引,使宫底先形成凹陷,以后凹陷逐渐加深而至脱出宫颈口外;或是产后急性子宫内翻的继续。急性子宫内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❶阴道流血。
❷休克。
❸肠梗阻。是由于小肠陷入内翻子宫之凹陷内嵌顿而成,但极少发生。
❹并发感染时有发热等症状,或有下腹部下垂感或排尿困难,少数无异常感觉。慢性子宫内翻可引起月经过多,伴腰部坠胀感,病程稍久后,有贫血貌。妇科检查见阴道内有块物,如一般子宫大,其表面黏膜常擦伤,感染坏死,呈灰白色污秽状,宫颈呈环状物包围。

☚ 子宫扭转   子宫发育不良 ☛
000059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