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辅助食品
随着婴儿的成长,单纯乳类食品在质与量,以及所含营养素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从出生到1岁,小儿胃容量逐渐增加,6、7个月后乳齿开始萌出,不但要随之增加食物的量,而且也要从流质、半流质、软食转为固体食物,同时根据需要渐次补充各种营养素,因此必须及时添加相宜的辅助食品。添加辅食的另一目的是为断乳做好准备工作。
婴儿出生后15天:无论是人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皆须服用维生素D制剂,以防佝偻病。开始给予400IU/d口服,对早产儿、体弱儿、双胎及秋冬出生的婴儿剂量酌情增加到2000~3000IU/d,以后逐渐减量至400IU/d。北方地区较冷,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活动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增高,尤应给予维生素D制剂,一般为400IU/d。对不能坚持每日服药者,可间断用较大剂量,每月一次,每次服维生素D2或D3 2万~5万u,可达到预防目的。婴儿常用浓缩鱼肝油滴剂(A、D),自1滴开始,直接滴入婴儿口中,以后按其所含浓度,视服后反应及大便情况逐渐递增。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婴儿满月以后可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但需注意暴露皮肤。
1个月后可添加新鲜果子水,如新鲜桔子汁,西红柿汁等以供给维生素C,其中可加适量蔗糖,太酸则婴儿拒食,可在哺乳后或两次哺乳间喂服。缺乏鲜果时,可以维生素C片剂代替,每日50~100mg。煮菜水及煮果子水中维生素C易被破坏,高糖橘子汁含糖量多,都不宜选用。
4个月给予蛋黄补充铁质,因储存在婴儿肝脏的铁质渐次消耗。可先从1/4~1/3开始,渐加至一整个。5个月后可吃蒸鸡蛋。还可加菜泥及水果泥以供给矿物质及维生素。采用纤维少的绿叶菜如小白菜、油菜、苋菜、太古菜等,或用胡萝卜做菜泥,西红柿去皮及子以后,切碎成末食用。水果可选用苹果、梨、桃(含铁较多)等。4个月末也可给少量的熟香蕉,橘瓣剥去外皮与核喂食。
5个月可添加烂粥,自一汤匙开始,逐渐加量。加烤薄馒头片或钙质饼干以助长嚼肌、颌骨及牙齿的发育。
6个月加碎菜调入粥内或烂面条内。
7~8个月给新鲜瘦肉、肝、鸡、鱼等切成细末,以及豆腐等可供给蛋白质。
菠菜含铁质,又含大量草酸,遇钙结合为不溶解的草酸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食前菠菜先用滚水烫约半分钟,使草酸溶解于水中,再行烹调或制成菜泥,而维生素C几经加热,破坏殆尽,故可取之处不多,应少选用。添加辅食的原则应该是根据需要顺序添加。每次添加一种,习惯后再加另一种,每日一次,先自少量开始,待适应后,递加次数及量,视婴儿反应及大便正常与否为准。饥饿时,先喂辅食,再喂乳,以免拒食。添加辅食后,甜味逐渐减少,易增加食欲,但勿加味精,味精食用长久反而影响食欲。食盐宜少用或不加。腹泻或病情较重时,应暂停添加辅食。炎热季节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应慎添加。不能以成人的食物代替辅食,需专门制做。
根据添加辅食的原则与方法,婴儿在7个月后可把乳类食品或豆浆、粥或面片、碎菜、肉末、鸡蛋、豆腐、水果与饼干等食物配成每日5~6餐,每日总热量约为100cal/kg。食品的种类和分量可视供应的情况及婴儿实际情形适当调配。
1~2岁时,小儿乳齿渐次出齐,咀嚼消化的能力增强,饮食内可有更多种辅助食品,可以添加瓜、菜、烂饭等。每日总热量约需100cal/kg。1岁小儿每日约需500ml乳类食品,2岁小儿每日约需250ml,必要时仍可加多。乳类不足时,可以豆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