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婴幼儿护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婴幼儿护理

婴幼儿护理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说明年龄愈小,需要的护理愈多。婴幼儿,尤其是婴儿柔弱、娇嫩,全靠成人的精心抚育。
皮肤护理 小儿表皮的角化层很薄,容易脱落,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膜发育不全,彼此联系不紧密,表皮容易剥脱。皮肤是保护机体不受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对小儿的皮肤护理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每日早晚给小儿部分擦洗,如有条件,可每日沐浴,但至少每周不得少于一次。为了减少对小儿皮肤的刺激,应采用中性肥皂。成人应以手抹肥皂再搽在小儿皮肤上,勿用肥皂直接搓。成人指甲要剪短,以免损伤小儿皮肤。
婴儿前囟有胎脂、分泌物及污物混合形成的厚痂,应用消毒液态石蜡或花生油涂于该处,12~24小时后,再用肥皂及温热水清洗。如痂厚,可分次进行,不可强求一次完成,否则易抓伤局部,导致感染。面部只用净水清洗即可,不必使用肥皂。部分擦洗或沐浴时,应注意洗净皱褶处,如指缝、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臀裂等部位。清洗后,皱褶处应擦干。小儿出浴后,应用大毛巾包裹全身,轻轻将水分沾干。夏日,皮肤表面可搓少许花露水,因其内含酒精,有利水分蒸发,或涂薄层爽身粉。如粉层太厚或涂油类,则与体表分泌物混合,堵塞毛孔,有弊而无益。幼儿洗澡时,盆内可放塑料玩具如鸭子、球类等,以增加他们对洗澡的兴趣。女婴阴唇内的胎脂可用棉花蘸消毒液状石蜡或花生油拭净,然后再用肥皂及温水清洗。轻轻上推男婴的包皮,先后用肥皂及清水棉签将尿道口周围污物擦净,再将包皮推下。指甲要经常剪短,以免隐藏污垢或抓伤自己。但不可剪得太短,防止剪破皮肤引起感染。
要每日检查婴幼儿的全身皮肤情况,经常变更体位,减少局部皮肤受压。新生儿的皮肤防御功能及对炎症的反应均弱,淋巴结屏障功能不全,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若体位不变,被服摩擦,大小便后未及时更换尿布,都可诱发局部皮肤损伤,如新生儿的背部及尾骶部易发生皮下坏疽,需外科处理。故须早期发现皮肤破损,预防感染。
❶单纯性脓疱病常见于生后一周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发生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全身。初为散在的红斑或小疱,小疱内液体很快变为混浊,脓液排出后,形成浅痂,因皮损仅限表皮,愈合后不留瘢痕。小儿洗澡后,可用75%酒精棉签擦破脓疱,拭去脓液,涂以1%龙胆紫。将换下的衣物、被服等煮沸消毒,以切断再感染的途径,如此数次即可全愈。需要时按医嘱口服红霉素。
❷湿疹: 由于婴儿对某种食物或物品过敏可引起湿疹。婴儿湿疹多发生在生后1~2月,轻者仅出现在面颊、前额及头皮处,重者其它部位也可累及,甚至发生在耳内。开始时,皮肤表面较粗糙,逐渐出现斑点状红疹,散在或密集在一处,有时渗出少许液体,干后结痂。湿疹极痒,小儿搔抓后易继发感染导致化脓,甚至发生败血症。婴儿出现湿疹时,乳母应暂停食用鱼腥类食物,选用含维生素丰富的,特别是富于维生素C的饮食。如采用牛、羊乳人工哺喂,则需将乳品多次蒸、煮加热,使其中蛋白质变性,婴儿可加服维生素C与钙片,有助于降低婴儿皮肤的敏感性。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如面部不用肥皂洗涤,患处勿直接受日光曝晒,室温不可过高,衣着、盖被不可过厚,因为过热可增加湿疹的瘙痒。应剪短小儿指甲,以防搔抓,必要时戴细棉布不分指手套,但需经常清洗更换。局部可涂湿疹软膏或苯海拉明霜等,重者应到皮肤科诊治。
❸痱子、汗疹: 由于出汗多,又未及时洗净,引起汗腺周围发炎而长痱子或在皮肤上出现汗疹,夏季或穿着过多的婴幼儿较为多见。痱子为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圆形或尖形,尖端有时可见微疱,周围有小红晕,散在于头、颈、胸、背等处,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皮。皮疹极痒,由于搔抓,继发细菌感染易形成疖肿。汗疹是在皮肤表面有一层密集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白疱,不觉刺痒,皮损仅限于表皮。因此不可给婴幼儿穿衣、盖被太多,夏日沐浴次数应酌情增加,每日至少1~2次。浴水可稍热,洗后涂花露水。此外衣服要宽松,质地要薄软,床上铺凉席,室内要通风凉爽。
臀部护理 婴幼儿大小便后要勤洗、勤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燥。尿布要选质地柔软、吸水的棉织物,勿兜得过紧。女婴的尿布后片折得厚些,男婴的前片折得厚些。塑料或橡皮尿布或三角裤不透热,不吸水,易使尿液积留,浸渍皮肤,故只适合短时间外出时使用。按时大小便的习惯应早期培养,可减少大小便污染皮肤的机会。臀部皮肤轻微发红时即应引起注意。当臀部表皮剥脱时,除按上述方法护理外,还可使小儿侧卧,垫好尿布,暴露臀部于空气中或日光下或用烤灯,使局部干燥,但应经常观察勿使小儿着凉或发生烫伤;还可于臀部涂薄层20%鞣酸软膏。鞣酸有收敛作用,脂类可保护皮肤不使直接接触大便。腹泻时大便易刺激皮肤,故应及时治疗。
鹅口疮 是由白色念珠菌(霉菌)所致,常见于虚弱、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的小儿,健康小儿亦可感染。常由奶具或乳母乳头污染而引起。口腔粘膜出现斑点或片状白苔,不易擦掉,多见于舌、颊及腭部,可蔓延到咽、唇等处。乳母应经常更换内衣,喂乳前,需用肥皂及清水洗净乳头。小儿的奶瓶、食具应先用4%碳酸氢钠溶液或淡碱水浸泡1小时再煮沸消毒使用。口腔粘膜可按医嘱涂1%龙胆紫或制霉菌素甘油等。
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小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一昼夜睡眠时间约20小时,2~3个月为16~18小时,5~9个月为15~16小时,1岁为14~15小时,2~3岁为12~13小时。1岁以内小儿白日睡2~3次,11/2岁以后白日只睡一次。
从婴儿时期起即应单独睡一小床,以保证安静入睡并避免感染。哺喂后,应将婴儿放回床上,勿抖动或抱在成人怀中哄睡。就睡前,勿引逗婴儿嬉笑,而致兴奋过度,幼儿勿看惊险电影、图书、电视或作紧张游戏等。睡眠姿势以侧卧与仰卧交替为宜,避免俯卧,以防影响呼吸。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光线略暗,并保持干净。此外还要养成定时睡眠,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
饮食 营养是小儿发育的物质基础,6个月内的婴儿宜用母乳喂养(参见“母乳喂养”)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按时添加辅食(参见“婴幼儿辅助食品”)。小儿患病后,更需合理的喂养,以促进恢复健康。母乳喂养的婴儿住院后,仍应坚持哺喂母乳,因在此时断奶,会使婴儿在消化、营养、和精神上遭受较大的损失,影响身体的康复。要养成定时进餐,不吃零食的习惯。1岁婴儿每日5~6餐,2岁时每日4~5餐,3岁时每日4餐。饮用糖水浓度约为5%,饭后或在两餐之间可吃水果或少量糖果。饭前切勿吃甜食,以免影响食欲,且食糖过多,易患龋齿。菜肴中免加味精,咸淡适度(用盐为成人合适口味的半量)。1岁以上幼儿,乳齿逐渐长齐,咀嚼消化能力逐渐增强,食物要多样化,勿使他们养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油炸食物不易消化,婴幼儿应免予食用。
从给婴儿喂粥开始,即可训练用匙,1岁以后逐渐脱离奶瓶,2岁时可用匙自己进食,3岁时用筷子吃饭。应注意培养餐桌上的礼貌如进食不说话,闭嘴咀嚼,不发出响声,不随意用手抓取食物等。
幼儿住院后,可在护士的照管下集体进餐,进餐前、中、后均不做治疗,并且食物花样要多,这些都是促进食欲的有效方法。
大小便 自3个月开始“把尿”。战栗或两眼突然发呆是小便前的特殊表现,放屁或作“嗯、嗯”用力状,常是大便的先兆。6个月后摸清婴儿大小便的规律,训练坐盆排便直到自己主动要求坐盆排便,要养成不随地便溺的习惯。坐盆时间勿过长,小便坐3分钟,大便坐5分钟,坐盆时勿吃东西,看书或玩玩具。1岁时训练白日不兜尿布,夜间叫醒把尿,逐渐训练夜间也不用尿布。2岁时可控制大小便,但夜间仍应定时叫醒排尿。便秘时应多从改进饮食着手,如按时添加蔬菜、水果、肉类和加用适量植物油,或蜂蜜,或肛门内塞肥皂条或甘油栓帮助排便,切忌服用泻药或灌肠,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日后习惯性便秘。
清洁卫生 出生后,成人即应养成婴儿洗头、面、手、脚、会阴部及洗澡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培养小儿逐渐独立搞好个人卫生的能力,如婴幼儿进食前洗手,培养不随地吐痰或擤鼻涕的习惯。
衣着卫生 由于婴幼儿皮肤解剖生理特点,应选用质地柔软、不褪色、耐洗、易于吸水的棉布或棉织品制做衣服及被褥。衣料的图案应雅致,突出小儿特征,色彩明快、美观,衣服式样要简单,易于穿脱和适当宽大,层次从简,并随天气冷暖予以增减。
婴幼儿颈短,上衣可采用和尚服或圆领式,开口在前或在后,用带或尼龙搭扣系住,钮扣易磨损小儿皮肤或误被吞入气管造成窒息。内衣的衣缝要平整,夹衣与棉衣衬里要光滑以利穿脱。
穿着开裆裤时需用尿布保护会阴部,女婴尤应注意,1岁以后应穿满裆裤,或在开裆处安尼龙搭扣,便时拉开,便后扣好。
尿布应用旧布或脱浆后的薄棉布制做,为了容易发现婴儿大小便的异常情况,故以白色为宜。尿布应用弱碱性肥皂洗涤,并用热水冲净。洗衣粉及强碱性肥皂易附着在棉布纤维上,刺激婴儿皮肤,易致臀红。
小儿应穿内衣、内裤、罩衣、罩裤,便于经常洗涤。婴儿易吐、易尿需经常清洗更换,故1岁内的婴儿宜穿绒衣裤,而不宜穿毛线衣裤。
盖被应轻、软、暖,太重影响小儿呼吸运动,过厚则使小儿烦躁不安。可在被子上面两角钉带子系于床栏上,防止小儿把被踢开,或把小儿放在睡袋里,外出时携带也较方便。
婴幼儿开始行走后,应给穿质地较坚韧、鞋帮稍高,能护住踝部,鞋底稍宽大,不过硬,并能分出左右脚的鞋,以防小儿双脚走路姿势不正。
体格锻炼 利用新鲜空气、水和日光从小锻炼,可使小儿对气候的变化和冷热的刺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婴幼儿的体格锻炼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合理的生活制度,正确的喂养,良好的护理和卫生习惯以及体格锻炼,才能增强小儿的体质,增加抵抗力。
小儿穿衣要适宜,不能以成人的冷暖为准给小儿增减衣服,或主观认为小儿理应多穿衣服。应从小锻炼少穿一些,逐渐养成习惯。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户外活动。根据年龄不同、季节的变化,决定外出的时间、场所和方式。春秋季节和夏季,出生后1个月即可开始户外活动。开始时每次约逗留15分钟,以后时间与次数递增。1岁以后的幼儿冬季可在户外游戏。夏季应在荫凉处活动,同样能接受折射的紫外线,使体内产生维生素D,并可防止中暑。从夏季开始,幼儿洗澡时可逐渐降低水温、或由成人陪同在浅水池游泳。秋季末开始用温水并逐渐改用凉水为幼儿洗脸和手。
预防脱位 小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某些关节的臼窝较浅,稍不留意,即易脱位。要注意保护小儿勿使跌伤。穿衣服时,成人一手将小儿手臂送入袖内,另一手自袖口轻轻拉出;再将对侧手臂稍向后上举起,依法穿上袖子。脱衣服时,成人以一手自袖内扶住上臂,另一手协助小儿自袖内退出。学走路时,成人可用双手放在小儿腋下,或用一条布带围在小儿两腋窝处,或放在学行车内,以练习行走,切忌牵拉小儿双手,使其迈步。

☚ 小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哭声鉴别 ☛
000105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