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婚姻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

为一定社会所确认的两性结合的规范体系。婚姻制度是一个带有模糊性的多义概念。有时人们从客观意义上把婚姻制度理解为婚姻形态,这是广义的婚姻制度,它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两性结合的实际状况,如把群婚称作群婚制。有时又把婚姻制度作为婚姻法的代称,此时,婚姻制度的含义缩小,主要指对婚姻的自觉调整。任何一种婚姻制度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取决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受到当时社会性质、状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制度的更迭出现了前后相继的几种不同的婚姻制度。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对偶婚制过渡到文明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在文明社会演化的不同阶段,亦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尽管实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但在婚姻性质、婚姻的目的、作用以及婚姻关系等诸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一夫一妻制,它的基本内容是: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正当权益,实行计划生育。从婚姻制度内涵的角度看,不同时期规范婚姻的方式不同。人类社会早期,亦即原始时代,刚刚脱离动物界的人类两性关系主要是靠习俗来调整,靠人们对性知识的领悟、揣测来限制通婚范围。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亦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主要以道德、宗教来约束两性关系。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婚姻关系主要由反映等级身份关系的“礼”和统治阶级认可的习俗来调整。关于嫁娶的六礼、规范离婚的“七出三不去”,以及关于夫妻关系的“三从四德”都发端于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调整婚姻关系是礼法并用,重礼轻法,法典主要是限制、惩戒违禁行为,其余均由“礼”来调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法律才起到全面、系统地规范两性关系的作用。

☚ 3.5 婚姻理论、箴言   婚姻法 ☛

婚姻制度

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形成的婚姻关系。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家庭制度的基础。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规律, 归根结底取决于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包括两性关系)发展和变化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社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婚姻制度。蒙昧时代初期,人们处于杂婚状态;蒙昧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产生婚姻规则,实行血缘婚;蒙昧时代中期末叶(旧石器时代后期),形成通婚集团,开始实行外婚制的群婚;野蛮时代初期(新石器时代),尽管仍存有群婚的各种残余(如婚前性自由、夫兄弟婚、妻姐妹婚、一妻多夫制等),但对偶婚已成为主要婚姻形式: 野蛮时代中期(金石并用时代), 出现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流行抢婚、交换婚、服务婚、买卖婚等形式。原始社会解体时,一夫一妻制基本得以确立。阶级社会里, 奴隶主和封建主公开实行一夫多妻制,资产阶级则实行以破坏夫妻贞操、并以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 只有在劳动人民中才有可能产生基于爱情之上的一夫一妻制。解放后,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婚姻自由提供了保证, 从而彻底废除了包办、强迫、男尊女卑以及漠视子女利益的婚姻制度,真正实现一夫一妻制。

婚姻/群婚制/血缘群婚制/亚血缘群婚制/对偶婚制/母系外婚制/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族内婚/族外婚/交换婚/买卖婚/聘娶婚/媒妁婚/包办婚/服役婚/选婚/罚婚/赐婚/姑舅表婚/续娶妻姐妹婚/指腹婚/夫兄弟婚/夫姊妹婚/转房婚/掠夺婚/收继婚/阿注婚/入寮婚/火把婚/赘婿/招夫/典妻/冥婚/同姓不婚/中表不婚/宗妻不婚/贵贱不婚/士庶不婚/官民不婚/僧道不婚/奸逃不婚/双妻制/行辈婚/公主出嫁/适/归/娶/媒/媾/选妃/选淑女

☚ 婚姻   婚姻 ☛

婚姻制度

marriage system


婚姻制度

marriage system


婚姻制度

matrimonial institu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