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姜亮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姜亮夫1902—1995

云南昭通人
曾任复旦大学教授,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浙江师范学院教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陆平原年谱》、《张华年谱》等。
原名:寅清
字:亮夫
晚号:成均老人

姜亮夫

姜亮夫自传 文献1980年4期,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
1辑第258页,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
略第1辑第250页
姜亮夫先生二三事
姜亮夫
他将一生献给敦煌学——记姜亮夫教授
姜亮夫(附姜亮夫语言学论著目录)
我是怎样摸索进入人文科学这一行道的
林 菁等
施光亨执笔
王建人
施光亨
姜亮夫
语文战线1981年4—5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1期
新观察1983年20期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2分册第99页
学人谈治学第7页

姜亮夫

呕心沥血,谱教育宏篇——记著名学者姜亮夫
先生教书育人
晓 舟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1期

民国人物小传:姜亮夫
著名国学大师姜亮夫在杭州逝世
姜亮夫
刘绍唐主编
李维民主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办公室编
*传记文学1996年68卷1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308页
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第622页

姜亮夫1902——

原名寅清,字亮夫,雲南昭通人,1902年 (清光緒二十八年)生。1914年入昭通縣高等小學。1916年入省立第二中學。1921年第二中學初中畢業後,考入成都高等師範學校。1926年入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研究科,後在清華大學研究院習語言文學。畢業後在江蘇省南通、無錫任中學教師。1928年至上海,歷任大夏大學、暨南大學、中國公學、復旦大學教授。1935年赴法國巴黎大學進修。1937年回国。抗日戰争爆發後,任東北大學教授兼文學系主任。1941年至1946年,任雲南大學教授兼文法學院院長。後任昆明師範學院教授,並參加《民主週刊》編輯工作。1947年在浙江省金華英士大學任教授、文學院院長。1948年復任昆明師範學院教授,並曾任雲南省教育廳廳長,雲南省文教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至1951年,在雲南革命大學高級研究班學習。1952年至雲南博物館工作。1953年調任浙江師範學院 (後改名爲杭州大學) 教授、系主任、語言文學研究室研究員。1980年被選爲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韵學研究會顧問,並爲中國作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史學會會員。著有《詩騷聯綿字考》、《中國聲韵學》、《甲骨吉金篆籀文字統編》、《瀛涯敦煌韵輯》、《敦煌——偉大的文化寶庫》、《中國文字的源流》等。

姜亮夫

姜亮夫1902—凤录生

原名寅清,字亮夫。云南昭通县人。中学毕业后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入北京师范大学,继而入清华大学研究院随王国维学习语言文字学。毕业后到南通无锡中学任教,1928年起历任大厦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复旦大学教授,北新书局编辑、河南大学教授。1934年赴巴黎大学进修,1937年回国后历任东北大学教授兼文学系主任、云南大学教授兼文法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任昆明师院教授,英士大学教授、院长,解放后任浙江师院教授,系主任,杭州大学教授、系主任,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姜亮夫研究古诗的主要著作有《诗骚联绵字考》、《楚辞节目五种》、《屈原赋校注》、《陈本礼楚辞精义留真》、《楚辞通故》、《楚辞论文集》、《汉以前楚方言考》等。在《简论屈原文学》、《屈子思想简述》 (以上均见《楚辞论文集》)和《楚辞绎讲录》中,姜亮夫对屈原作品的民族性特点,屈原作品的来源,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他认为屈赋来源于楚地民间歌谣及神话,同时也从《诗经》汲取了营养成分。在思想上,他认为屈原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屈原的思想成分十分复杂,不能“用某一家或某几家来绳束。其具体包括有(1)“希望有一个圣君”;(2)主要要有贤臣;(3)以民为本。关于屈赋的“艺术构思”,姜亮夫认为不能简单以浪漫主义来概括。屈原的作品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向性,是“当时楚之国势形态为实际之背影,而以政治思想为轴心,以成其诗篇,而且现实与理想之结合,往往不可分割。”至于“以宗教之神游出之者,要不过视圣君贤相为可与接近交往之人,不以神圣视之,故其浪漫成分实际并不存在也”。他还具体地分析了《离骚》、《九章》和《远游》诸篇的艺术构思,深合原文之脉理思致。另外,他还以屈赋的情感为准,将它们分为三类:《离骚》、《远游》、《卜居》、《九章》为一整体,它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屈原爱国爱民的真实思想;《天问》为第二类,是屈原对宇宙、人生、历史等问题的学术性的文章。而《九歌》则另独立为一类,它“篇篇都有感情,但这感情是神与神、神与巫之间的感情。”而“没有屈原个人的思想感情,单写场面上的感情,没有写他私人内心的感情”(见《绎讲录》第十讲《〈九歌〉通说》),经他这样一归类,给《楚辞》研究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方便。
在《楚辞绎讲录》中,姜亮夫还介绍了研究《楚辞》的方法,即:走综合研究的路子,当以语言与历史两事为重点;从历史方面进行研究,熟悉楚国的历史与风俗等特点。三是必须了解各种社会学科,如逻辑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他还强调要有正确的读书方法,即在精读一部书的基础上,再略读一些其它的书,然后对其差异和好坏加以比较和鉴别。这样,“可以知道某句话可用几种方法,可按几个系统来说”。对于如何选择所读的书目,姜亮夫认为要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如语言文学基础好的人,可先读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戴震的《屈原赋注》、朱骏声的《离骚补注》。文学基础好的人,可先读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林云铭的《楚辞灯》。而历史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先读朱熹的《楚辞集注》,陈本礼的《屈辞精义》等,这些意见,言简意赅,指出了治学的途径,对读者很有帮助。
《楚辞通故》八十卷是姜亮夫长期从事语言学,文献学和《楚辞》学研究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考证精当,材料翔实,评说公允,体大精深,说明作者治学的严谨和知识的渊博,实属罕见。
《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是古今《楚辞》注本中影响较大的专著,其特点大致有三:一,在注解时,作者常综合屈原身世与战国各民族的历史条件,结合文法分析,细致周密地探索每一句每一篇的大义;二,运用历史材料,以充实证验屈原的理想,或他想象中的境界,进而申明其创作的本旨大义;三,综合群书,细为校勘,发现了一些可贵的材料,订正了不少错误,这对于文义训诂也有一定的作用。

☚ 俞平伯   刘大杰 ☛
000019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