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质wěi zhì❶置身,寄身。白居易《感鹤》: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❷献身,臣服。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李仆射》:倘能容委质,非敢望差肩。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委质 委质人臣拜见人君时的一种礼节,即下拜。后引申为归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唐孔颖达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于地,以明敬奉之也。”委,放,置。 ☚ 房陵 愆戾 ☛ 委质质通“贽”,亦作“挚”。古代礼节。臣民向君主献礼或被召见时,屈膝而委体于地,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韦昭注:“言委贽于君,书名于策,示必死也。”后来也表示听命归顺之意。《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参见 【委贽】。 委质❶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臣服。
❷送礼物而拜人为师。
❸置身; 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