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Hé《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姓苑》 云: “姓也。” 《汉语大字典》 音è,其引 《通志·氏族略·序》 云: “女生为姓。姓之字多从女,如婤、 始、 㚰、 嫪之类是也。” (按: 此引语有略, 原作为: “於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 姬、姜、嬴、 姒、 妫、 姞、 妘、 婤、 始、 㚰、姞之类是也。”姑兼收以备考。)
始Shǐ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湖北之武汉、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 “苍林,姬姓,生始均,居北狄,为始姓。”相传苍林为黄帝之子,此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周代秦有始成; 北魏有始闾谐; 唐代有始艾。
始Yǎn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并注此音;《中华大字典》引《字汇》亦收,未详其源。《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hé; 《汉语大字典》音e,其注引《通志·氏族略·序》: “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 如婤、始、㚰、嫪之类是也。”姑兼收以备考。 始shǐ❶才,方。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温庭筠《过陈琳墓》: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❷只,仅。李白《梁园吟》: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韩愈《崔十六以诗及书见投因酬》: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 始shǐ開始,開端。傳毅《舞賦》:“其始興也,若俯若仰。”張超《誚青衣賦》:“黄歇之敗,從李園始。” 始shǐ❶犹正也。《焦仲卿妻》诗:“年~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言年正十八九也。王筠《望夕霁》诗:“石溜正潨潺,山泉~澄汰。”始与正互文,始亦正也。江淹《杂体》诗《休上人怨别》:“露彩方泛艳,月华~徘徊。”始与方互文,始徘徊,犹云正徘徊也。又《左记室咏史》诗:“终军才~达,贾谊位方尊。”亦始与方互文,才始达,犹云才正达也。《孟子·公孙丑》篇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两始字形容扩充之义,亦犹云火正然泉正达,此可旁证也。温庭筠《过陈琳墓》诗:“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怜君。”始怜君,正怜君也。《南宋六十家》罗与之《看叶》诗:“红紫飘零草不芳,~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始宜,正宜也。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词:“还~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始觉,正觉也。还者,幸之之辞,一至明朝,便愁人矣。
❷犹只也;仅也。李白《梁园吟》:“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及平台间。”始及,只及也。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诗:“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验鸟随舟。”稍亦有只义、仅义,参见539页“稍❺”。始与稍互文,稍知,犹云只知或仅知,始验,犹云只觉或仅觉也。言在舟中不觉江水之流,只觉花改岸,鸟随舟而已。韩愈《崔十六以诗及书见投因酬》诗:“冬惟茹寒齑,秋~识瓜瓣。”始与惟互文,始识,只识也。刘禹锡《吏隐亭》诗:“外来~一望,写尽平生心。”始一望,只一望也。曹邺《文宗陵》诗:“~随苍梧云,不返苍龙阙。”始随,只随也。李商隐《赠孙绮新及第》诗:“陆机~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冯浩注:“此必兄弟能文而绮方年少。”始拟,只拟也,意云技只此耳。不觉,即不意之义。韩偓《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欲齐。”意谓庄子只知《齐物论》也。又《仙山》诗:“水清无底山如削,~有仙人跨鹤来。”始有,只有也。杜荀鹤《苦吟》诗:“~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始拟,亦犹云只拟,与商隐诗字面同而语意异。 始 始❶正。江淹《杂体·休上人怨别》:“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此言正徘徊。 ❷只,仅。李白《梁园吟》:“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始及犹只及。 ☚ 夜来 怪底 ☛ 始 始乃。吴文英《渡江云三犯》(羞红颦浅恨):“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始觉”,即乃觉。 ☚ 祇 参差 ☛ 始 始shǐ开始。《豳风·七月》七章: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鲁诗》说:“及尔闲暇,亟而乘盖尔野外之屋,春事起,尔当始播百谷矣。”郑《笺》:“亟,急;乘,治也。十月定星将中,急当治野庐之事,其始播百谷,谓祈来年百谷于公社。”《大雅·绵》三章:“爰始爰谋,爰契我龟。”爰,语助词,无实义。契,烧灼开。毛《传》:“契,开也。”郑《笺》:“始与豳人之从己者谋,谋从又于是契灼其龟而卜之,卜之则又从矣。” 《大雅·灵台》一章:“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毛《传》: “神之精明者称灵,四方而高曰台。经,度之也。”郑《笺》:“文王应天命,度始灵台之基趾,营表其位。”马瑞辰《通释》:“经,亦始也。经始,犹言经起,起亦始也。” ☚ 妯 始旦 ☛ 始读音s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诗止切,上,止韵。 ❶最初;起头;开始;起始。 ❷才;刚才。 ❸姓,秦末有始成。 上一条: 施 下一条: 豕 始胎tǎi纯劣;迟钝。例:做事 (chē)~~的,光做错事。 ❍ 她是个 ~子货,啥也干不了! ❍ 这娃懑~~地不灵惺。 ❍ 干活蔫~~地不麻利! 《玉篇》:“始,纯劣也。”《说文》:“始,迟钝也。” 始〔shi〕 kit doux. 始末 〔shi mo〕 ghob blab bidgaod. 始祖 〔shi zu〕 xangb poubxangb niax. 始{}三3762①名生日。晋语。山西静乐〖 〗。②连则;即;然则。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表承接的并列联词,曰就曰才曰再,曰这就那就,曰这才那才,即文言中:则、即、~、然后、然则…等字。」   始shi❶当初。《论语·公冶长》:“~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对于。)《孔丛子·答问》:“(陈涉)曰:‘~余信圣贤之道,乃今知其不诚也”’。(余:我。诚:真实。) ❷才。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词:“近来~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列子·汤问》:“寒暑易节,~一反焉。”(易节:变换节气。反:返。焉:句尾语气词。)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开。”(芳菲:花。) 始shǐ❶最初;开始(跟“终”相对) △ ~祖|~创∣有~有终。 ❷姓。 始❶开始;起头;最初:~末︱~终︱~业︱~祖︱原~︱创~︱肇(zhao)~︱更(geng)~︱~终如一︱~终不渝(yu)︱~作俑(yong)者︱有~有终︱有~无终︱全~全终︱自~至终︱善~善终︱周而复~︱下车伊(yi)~︱千里之行,~于足下。 ❷才:不断学习~能进步。 始shǐ❶ 起初,开始:宇宙之始│有始有终│始于前年。 ❷ 才:下午三点始到。 ❸ 姓。 始(4次) ❶开始;在前。精醇粹而~壮《远》 芙蓉~发《魂》 正~昆只《大》 ❷方才。夕~临乎於微闾《远》 另见〔未始〕〔旬始〕 始shǐ❶开始。《远游》:“精醇粹而始壮。”《招魂》:“芙蓉始发。” ❷副词,表时间,才、刚刚。《远游》:“夕始临乎于微闾。” ❸当初。《九叹·逢纷》:“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途而叛之。” 始shi始发 始末 始愿 始终 始祖 创始 方始 更始 开始 未始 伊始 原始 始发站 始祖马 始祖鸟 创始人 原始人 始料不及 始料所及 始乱终弃 始终不懈 始终不渝 始终如一 未始不可原始森林 原始社会 从零开始 从头开始 下车伊始 新年伊始 周而复始 始(反)终 末 始shǐ❶开头: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五六·1315) ❷副词,才: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读书。(七·172)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散。(二·40)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 ~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七八·1960)
始shǐ开始;最初:试文字宝玉~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八四·1086回目) 始❶猶“生” 也。《禮記·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 節哀,順變也; 君子念始之者也。“鄭玄注: “始,猶生也。” ❷謂微時。《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氂,繆以千里,此之謂也。”鄭玄注: “始,謂其微時也。” ❸猶“根”也。《禮記·昏義》:“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鄭玄注: “始,猶根也。” ❶猶“首” 也。《論語·泰伯》:“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鄭玄注: “始,猶首也。”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 鄭注)。《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乎乎盈耳哉!”鄭玄注:“始,猶首也。” (《通德堂經解》) 《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鄭玄注: “始,猶首也。” 《通德堂經解》 《論語·泰伯》: “師摯之始,關雎之亂。” 鄭玄注: “始,猶首也。”(《鄭氏佚書》) 始重、复、再;初、始○重chóng(副)重新;再;又:~出 |~整旗鼓|~建家园|故地~游|~写 |~述|~做。 ○复fù(副)再;又:~查|~发|~核|~审|~试|~赛|~苏|~习|~议|~诊| 日~一日 |周而~始|故态~萌|死灰~燃|死而~生|失而~得|一去不~返。 ○再zài(副)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世|~审|~婚|~版|~现|~嫁|~生|~生产|~分配|~生纸|~接~厉|~造之恩|东山~起|乾坤~造|可一而不可~|机不可失,时不~来。 ●初chū(副)第一次;刚开始:~学|~恋|~婚|~诊|~耕|~审|~版|~次会面|~学乍练|~登舞台|~试锋芒|~见成效|~战告捷|~赛失利。 ●始shǐ(副)开始;第一次:~祖|周而复~|~于解放初| 自~至终|新年伊~|~末|审讯之~。
始;终○始shǐ(动)起头;开始:~祖|~终不懈|~而不解,继而恍然|周而复~|此事不自今日~|全~全终|有~无终|不知~于何时。 ●终zhōng(动)终结;终了;末了:~点|~极|~结|告~| 自始至~|有始有~|善始善~|始~不渝。 始←→终shǐ ← → zhōng始:开头。 终:末了。 【例】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鲁迅: 《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 始shǐ〖动词〗 开始(7)。《太史公自序》:自黄帝始。——从黄帝开始。《讳辩》:夫讳始于何时?——避讳是从什么时侯开始的? 《范增论》: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开始了。
始shǐ〖副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不久。可译为“刚”、“刚刚”(11)。《北山移文》: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他刚到这里的时侯,就想排斥巢父,压到许由,藐视诸子百家,蔑视王侯将相。《进学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先生少年时代刚懂得学习,就勇于实践。《送杨少尹序》:杨侯始冠。——杨君刚刚成年。 二、表示动作行为开始发生、出现。可译为“开始”(9)。《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在郢都有个唱歌的客人,他开始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唱的有几千人。《管晏列传》: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我开始贫困时,曾和鲍叔一起经商,分钱财时,多给自己分,鲍叔不认为我贪,知道我贫穷。《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树木生气勃勃地生长,泉水细细地开始流淌。 三、强调动作行为具备了一定条件才发生、出现。可译为“才”(14)。《义田记》: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后来他做了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和参知政事,到这时侯才有俸禄和赏赐的收入。《上梅直讲书》: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我七八岁时侯,才知道读书。《黄州快哉亭记》:江出西陵,始得平地。——长江流出西陵峡,才得到平坦的地形。
始shǐ〖名词〗 当初,开始,原始。与“终”、“末”相对(41)。《春王正月》:春者何? 岁之始也。——春季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天是人类的原始。《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郭橐驼,不知道他当初叫什么名字。 始shǐ❶ 开头,起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于足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❷ 当初,从前。《论语·公冶长》:“~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史记·淮阴侯列传》:“~为布衣时,贫无行。”柳宗元《捕蛇者说》:“其~,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❸ 才,方才。《列子·汤问》:“寒暑易节,~一反焉。”(反:同“返”。)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❹ 曾经。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知西山之怪特。” 始*shiCABC ❶最初,开头:有~有终/~祖。 ❷才:唯有如此,~能实现理想。 开始 开始开(开宗;开首;开先;开脚;开基) 始(由始;发始;造始;初始;托始;伊始;兆始) 起(起头;起首;起始:起元;起手;起先;起前;起初;初起) 端(发端;首端;造端) 新(~年) 肇(肇兴;肇启;肇始;肇开;肇迹;开肇) 兆 甫 昉(由昉) 祖 朔 萌(萌起) 俶(俶落) 徂 初(初始;初基;初肇;开初) 启(启行) 载 创 头 鼻(~祖)题芽 由昉 甫尔 发首 首引 首事 打头 辟面 表示开始:从(~今) 自(自从) 由(~此及彼) 于(青出~篮) 起 打(打从) 就(就此) 起源,发端:滥觞肇迹 开头,起首:劈头 开始和结尾:起讫 始终 始卒 新的开始:肇新 从头开始:重打锣鼓 表示从头另行开始:再 又 重(重新;~行) 另(~起;~立) 从新 刚开始:一上手 开始并继续:起来(哭~) 暗暗开始:潜启 (从某一点起:开始)
另见:起步 进行 行进 开始做 ☚ 开始 事物的开始 ☛ 始shǐ诗止切,上止。 ❶最初。《论语·公冶长》:“~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❷根本。《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也;礼义者,治之~也。” ❸开始。《老子章》六十四:“千里之行,~于足下。” ❹方才。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 〖始〗 粵 ci2〔此〕普 shǐ ❶ 開始。許慎《說文解字》:「〜,女之初也。」劉蓉《習慣說》:「故君子之學貴慎〜。」 ❷ 起初。蘇洵《六國論》:「燕、趙之君,〜有遠略。」 ❸ 副詞,方,才,然後。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望西山,〜指異之。」 ❹ 副詞,曾經。《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而未〜知西山之怪特。」
始shǐ❶开头。如:开始,从始至终,周而复始。 ❷列词,与“才”相同。如:当家始知创业难;刻苦始能学成。 始 始shi副词。(一)用于小句或谓语前,表示追溯往事,相当于“当初”等。如: ❶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史记·伍子胥列传》“始”句: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 ❷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 (《世说新语·言语》“始”句:元帝当初过江时,对顾骠骑说:“寄居他人的地方,心里常常怀着羞惭之情。”) (二)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刚” “刚刚”等。如: ❸锺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世说新语·文学》“始”句:锤会写《四本论》刚写完,很想让嵇公看一看。) ❹后正会,值积雪始晴。(《世说新语·政事》“始”句:后来正旦大会僚属,正遇上下了很久的雪刚刚放晴。) ❺挚瞻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年始二十九。(《世说新语·言语》“始”句:挚瞻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又出任内史,年龄刚刚二十九岁。)(三)用于动词、数量词前,表示频率低、数量少,相当于“才”等。如: ❻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始”句:由寒冷到暑热变换季节,才回一趟家。) ❼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次曰周七,子厚卒乃生。(《韩昌黎集·柳子厚墓志铭》“始”句:子厚有两个男孩,大的叫周六,才四岁,次子叫周七,子厚死后才出生。) (四)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后面的事情是紧接着前面的情况发生的,相当于“才”。如: ❽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史通·叙事》“始”句:深刻理解这个意思,才可以谈论史书的编撰。) ☚ 时 使 ☛ 始shǐⅠ ❶ (最初; 起头) beginning; start: 自 ~ 至终 from beginning to end; from start to finish; ~ 而不解, 继而恍然。 At first I didn't catch on, then I suddenly saw the light. ❷ (姓氏) a surname: ~ 成 Shi Cheng Ⅱ (开始) start; begin: 不知 ~ 于何时 not know exactly when this came into being; 千里之行, ~ 于足下。 A thousand-li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 它 ~ 于二月, 一直延续至八月或九月。 It begins in [with] February, running on to August or September. Ⅲ [书] (才) only then; not ... until: 坚持学习, ~ 能不断进步。 Steady progress can only be the result of persistent study.; Only persistent study yields steady progress. 群众大会结束后, 广场 ~ 能通行。 Traffic cannot pass through the square until the mass meeting is over. ◆ 始点 initial point; 始发港 {交} port of departure; 始发站 starting station; station of departure; 始寒武 {地} Eocambrian; 始乱终弃 First he abused her and in the end he gave her up.; have illicit intercourse at the beginning and desert her at the end; forsake after having dallied with; discard (kick away) after having made use of; 始末 beginning and end; whole story; 始新世 {地} Eocene epoch; 始业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 始终 from beginning to end; from start to finish; all along; throughout; 始终不懈[怠] no relaxation during the time of; unremitting; untiring; 始终不渝 always to persist firmly in; unswerving; consistent; steadfast; 始终如一 be consist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be always the same from first to last; be similar throughout; have remained the same all along; persist unswervingly; stick on from first to last; 始祖 first ancestor; earliest ancestor; 始作俑者 the initiator of evil; creator of a bad precedent 始shǐ❶ 始料不及|始乱终弃|始末根原|始末缘由|始终不渝|始终如一|始作俑者
❷ 敬始慎终|善始善终|慎始慎终|无始无终|有始有终|终始不渝|终始如一|自始至终
❹ 报本反始|发轫之始|敬终慎始|慎终如始|下车伊始|一阳复始|一元复始|终而复始|周而复始|周则复始 始 金文; 篆shǐ[女(意符) +台(聲符)→始(《説文》:“始,女之初也。從女,台聲。”始,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鴻雁聲應聲,太陽始東升。) [唐] 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始shǐ(8画)
  【提示】女,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横与撇相接,撇、横均不出头。 *始shǐ8画 女部 (1) 开头;最初: ~业|~祖|开~|有~有终|周而复~。 (2) 〈书〉 副词。义同“才”: 不断学习,~能进步|千呼万唤~出来。 始 ☚ 妀 媚 ☛ 始shǐ商代金文只作㠯(现作以字的异体字)。 是始和姒(sì)的本字。㠯下加口即台字,会意兼形声。商代文字加口与否较随便,常原无口,如商字和周字。又春秋金文字常加口作台,但当以字用。西周金文加女旁,稍后又加口,成始字。商代金文或从女从司,司亦声;西周金文或始旁从司省口,或始亦省口。凡㠯、司、台、始等声母古代都是舌尖音,音节似台(tái,又读yí等)。最早多当姓用,即姒字。 可能象绳索形。 《诗经》说:“以似以续,续古之人。”似字也是续义,通嗣(sì,继承,子孙义)。所以以字有连续义,子孙继承义。从它的本身来说,是开始,起头,最初义。如:自始至终|始祖。组词如:开始|原始。又引申有才,刚才义。如:至5时始毕。 始★常◎常
shǐ形声,从女,台声,本义为开端,开始的阶段、最初的时间,引申为开始、最早的、副词(表示情况发生得迟,相当于“才”“方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