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妙悟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妙悟说

妙悟说

宋严羽有关诗歌艺术特征的理论。语见《沧浪诗话》: “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悟”,从禅家“顿悟”、“渐悟”借来,用以喻诗,有两层意思:一指“第一义”之悟,即学习汉、魏、晋及盛唐之诗,要求遍观熟参之后, “酝酿胸中”,自辨其是非;二指“透彻之悟”,即不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重在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诗的形象与意境须不露痕迹,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由此,又创“别材”、“别趣”之说,谓“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学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接触到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和联系。“妙悟”说在对艺术特征的理解上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它把艺术不是当作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看成主观上对前人作品参悟的结果,把流错当成源;同时因受佛学唯心主义影响,使理论带有神秘色彩。此后,明七子拟古主义宗其第一义之悟,清王士禛“神韵”说取其透彻之悟,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当行本色   童心说 ☛
妙悟说

妙悟说miaowushuo

“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南朝僧人竺道生在《维摩经论》中曾提出“顿悟成佛”之说,唐代盛行的禅宗更以“悟”为参禅法门。禅字以“真如”“佛性”为最高真理,对它一般认识方式无法把握,只有凭借带有神秘色彩的直觉——“悟”才能认识它。南宋诗论家严羽从佛教哲学中得到启示,以禅喻诗,提出“妙悟”说。他写道:“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于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妙悟”即是作家以体验、灵感,凭艺术直觉进行创作的一种能力。
严羽的“妙悟”说是建立在他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之上的。他认为诗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具有“别材”“别趣”。它“不涉理路,不落含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诗歌创作也必然不靠“才学”不靠“议论”,不能用一般概念和逻辑思维来进行。只有“妙悟”——艺术直觉,才能创造这样超尘绝俗的艺术境界。但严羽并不因此而反对才学和知识,也不反对在诗中包含理性观念,他只是认为它们不能直接进入艺术而已。
严羽的“妙悟”说乃是对艺术思维规律的深刻把握。它对于今天我们研究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深入认识艺术活动的独特本质与规律有很高借鉴价值。

☚ 意境   童心说 ☛

妙悟说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美学概念。主张把审美直觉和逻辑思维区分开来,艺术家应让人从艺术形象中领悟出万物中最精微的东西,并以不直说为妙。要求艺术家有高度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诗歌意境的能力,即所谓具有“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妙悟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艺术特征和掌握艺术表现力的过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