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白塔寺”。座落於北京阜城門内大街路北。遼壽昌二年(公元1096年)建。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增修,稱大聖壽萬安寺。後遭火焚。明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重建,始稱今名。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續有增修。寺有四層殿堂及塔院。塔院内有元代藏式佛塔,通體皆白,俗稱白塔。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皇都雜記·白塔寺》:“都城西北隅妙應寺偏右有白塔一座,人多稱白塔寺。”清·勵宗萬《京城古蹟考·西城·白塔寺》:“考此寺建於遼壽昌二年,……天順二年改爲妙應寺。”清· 吳長元《宸垣識略·内城四·白塔寺》:“在河漕西坊阜城門街北,遼壽隆間建,元至元八年重修,名大聖壽萬安寺,明天順間改名妙應。”《畿輔通志·古蹟略·寺觀一》:“妙應寺,舊名大聖壽萬安寺,又名白塔寺。……國朝康熙二十七年修寺與塔。……乾隆十八年重修。……四十一年奉敕又修。(日下舊聞考)”參見本類“白塔寺”、“妙應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