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鲣读音j·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古贤切,平,先韵。 上一条: 堅 下一条: 鰹 鲣jiān一种鱼。1884年姚文栋译《日本地理兵要》卷二:“诸岛多产黄杨、海草、鲣节、椿油等。”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卷十一:“鲣,一作坚鱼。”1890年《日本国志》卷三十五:“坚鱼,名加追沃,汉名未详。坚或作鲣(《尔雅》疏曰: 坚鱼即鳢也。大者名鲣,小者名鮵,殊非加追沃之类。《大和本草》曰: 《古事记》、《万叶集》皆作坚鱼,后世合为一字耳)。大者尺余,小者九寸许。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鰹 鰹 jiān “鮦魚”之大者。《爾雅·釋魚》:“鰹,大鮦,小者鮵。” 鲣*鰹jianF6E4 鲣skipjack tuna,bonitoKatsuwonus pelamis L.,硬骨鱼纲,鲈形目,鲭科。长达1 m。体纺锤形,稍侧扁;尾柄细小,两侧在尾鳍基各具1中央隆起嵴和2侧隆起嵴。头大,吻尖。除胸鳍附近具鳞片外,余皆裸出。左右腹鳍间具2大鳞瓣。犁骨及腭腭骨无牙。背鳍2个,基底相连;第二背鳍和臀鳍后方各具7~8个分离小鳍。为大洋性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以小鱼、浮游甲壳类和头足类为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中国产于南海和东海。世界重要海洋经济鱼类,年产120万~160万t。产量日本占首位,美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次之。用网围、竿钓捕捞。肉味美,供鲜销、制罐或冷冻后制作生鱼片。 鲣 鲣(鰹)jiān(鱼) oceanic bonito;skipjack (tuna) △鲣(鰹)jiān15画 鱼部 鱼名,金枪鱼科。体呈纺锤形,头大,吻尖。蓝色,腹部有褐色条纹。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