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有标准的,不过心理健康的标准不象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客观。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❶智力正常。通俗地讲智力就是人的脑筋灵不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智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❷情绪健康。表现为一定的事物能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作用时间随客观情况变化而转移、有较稳定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❸意志健康。表现在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明辨是非、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并执行决定。在执行决定中又能坚持不懈,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
❹行为协调一致。表现在意识与行为一致,言与行一致。
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❻行为反应适度。人类在行为反应上是存在差异的。有人反应敏捷,有人反应迟缓,但反应敏捷与迟缓是有限度的,超出限度的反应过敏或不反应则为异常。如有人被蚊子咬了一下就大喊大叫,表现出异常敏感,则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❼心理特点符合年龄标准。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个年龄段,而各段又有其年龄的心理特点,儿童天真活泼,老人沉着老练。当一个人的心理特点严重偏离自己所属年龄,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儿童表现出的是过于老成,老人表现出的是天真活泼。
❽能保持人性的完整和谐。在不违背集体意志和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题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和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如果按照上述标准一一严格对照,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讲,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越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越容易罹患种种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消化道溃疡、哮喘、性功能障碍等。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人人都应当注意加强心理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