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如意金黄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rúyìjīnhuángsǎn 散藥。因藥色金黄,藥效遂人心意,故稱。由天花粉、黄柏、大黄、紫厚朴、天南星等十味藥研末而成。主治癰疽發背,跌打損傷,疔腫火丹,天疱瘡。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門·雜忌須知》:“如意金黄散……凡外科諸般頑惡腫毒,隨手用之,無不應效,誠爲瘡家良便方也。” 如意金黄散外用剂之一。出自《外科正宗》。天花粉120克、黄柏60克、大黄60克、姜黄60克、白芷60克、厚朴24克、陈皮24克、甘草24克、苍术24克、天南星24克。为细末,用水或麻油调敷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阳证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方中大黄、黄柏、天花粉清热泻火解毒,大黄还能散瘀消肿;姜黄活血行气; 白芷疏风活血,消肿止痛;南星散结消肿;厚朴、苍术、陈皮行气除湿;甘草解毒。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用。 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卷一方。又名金黄散。天花粉十斤,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各五斤,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二斤。为细末,随症调敷。功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仆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症。凡红肿热痛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茶水同蜜调敷; 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用葱汁同蜜调敷;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症,用葱酒煎调; 风热恶毒所生疾患,必皮肤亢热色红光亮,形状遊走不定者,俱用蜜水调敷; 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疮、漆疮、恶血攻注等证,用板蓝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 烫火伤用麻油调敷。实验研究: 本方具有抗炎、抗感染、消肿、镇痛、抗冻伤和抑菌作用。 如意金黄散中兽医外用剂之一。出自《外科正宗》。由天花粉、黄柏、大黄、白芷、姜黄、天南星、苍术、厚朴、陈皮、生甘草组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体表热性疮肿。 如意金黄散 《外科正宗》卷一【组方药物】 天花粉(上白)5千克 黄柏(色重者) 大黄 姜黄各2.5千克 白芷2.5千克 紫厚朴 陈皮 甘草 苍术 天南星各1千克 如意金黄散外用中成药。见于《外科正宗》。用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花粉、生南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制成。功用清火消肿,疏风散瘀止痛。适用于疮疡肿毒、水火烫伤、皮肤红肿热痛等。用茶水、鲜生药捣汁(如马齿苋)或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 如意金黄散rúyìjīnhuángsǎn又名金黄散。《外科正宗》方。天花粉十斤, 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各五斤, 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二斤。为末。外用药, 不可内服。功能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治痈疡、疔肿、乳痈、丹毒, 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红肿热痛未成脓者, 用茶水同蜜调敷; 欲化脓者, 用葱汁同蜜调敷。治丹毒、漆疮等, 用板蓝根叶捣汁调敷, 加蜜亦可。治烫火伤,用麻油调敷。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本方见于《外科正宗》卷一。《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又称金黄如意散、金黄散。方由天花粉十斤,黄柏、白芷、大黄、姜黄各五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各二斤组成(《外科方外奇方》无大黄,加石菖蒲、郁金、生半夏各二两)。共研极细粉,瓷器收贮,勿令泄气。外用干掺或敷贴患处四周;亦可用葱、酒、油、蜜、菊花、银花露、丝瓜叶捣汁调敷;或用凡士林、如意金黄散1:4调匀成膏涂敷。功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打损伤,漆疮火丹,天疱疮,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人乳痛,小儿丹毒等。 ☚ 洪宝膏 阳毒内消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