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神之再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神之再生 女神之再生诗剧。郭沫若著。发表于1921年2月《民铎》2卷5号。这是诗人第一部诗剧,取材于上古神话。共工和颛顼为了满足个人野心欲望,争夺帝位,役使士卒互相残杀,给人民带来灾难。共工因这场内战失败,竟惨绝人寰地不惜毁坏整个世界。霎时,雷鸣电闪,山体破裂,天柱折断,天盖倾倒,共工和颛顼同归于尽,旧的黑暗世界也毁于一旦。目睹这一场浩劫的女神们决心创造新的太阳,“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眼下新的太阳虽然还在远方,但女神们举杯庆贺,表达了她们创造新的太阳的坚定信念和喜悦心情。对此诗人后来作过解释:“《女神之再生》是在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共工是象征南方,颛顼是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诗剧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重新结构上古神话,反映了五四时代的战斗精神。 ☚ 巨炮之教训 田主来 ☛ 女神之再生 女神之再生郭沫若作。1921年1月30日作。初载于1921年2月15日上海《民铎》月刊第2卷第5期。初收于1921年8月泰东图书局版诗集《女神》。这部诗剧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中“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的故事。诗人以共工象征南方军阀,颛顼象征北方军阀。借共工与颛顼为争夺帝位进行战争,愤怒控诉南北军阀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诅咒军阀彻底灭亡。再生的女神不愿以五色石补天,要实现创造新的太阳,以“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的伟大抱负。诗人以瑰丽的色彩、温馨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充满光明和热力的理想境界;虽然显得朦胧,但表现了“五四”时期彻底变革的精神,振奋向上的时代气息。诗人创作这部诗剧,受到了歌德的影响。篇首引用《浮士德》第二部结尾的诗句“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是贯穿诗剧的中心思想。诗人在《浮士德·简论》中谈到:男性的象征是独立自主,其流弊是专制独裁;女性的象征是慈爱宽恕,其极致是民主和平。 “以男性从属于女性,即是以慈爱宽恕为存心的独立自主,反专制独裁的民主和平。”诗剧中反对帝王和专制的女神,就在“男性的残骸”上创造新的光明、新的温热。诗人不只是借用了歌德的诗剧的形式,而且作品所描写的事件,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性和哲理性,甚至对话也采用韵文来表现,显然同《浮士德》有着内在的、深刻的联系。 ☚ 十五娘 凄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