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女四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女四书

 包括《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四部书,是专为女子编写的蒙学读物。《女诫》为东汉女史学家班昭为教育女儿而作。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7篇。《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萃撰著,体例仿效《论语》,用问答体阐述妇道。现今保存的《女论语》署名曹大家撰,有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共12章,为四言韵文,与史载问答体有异,恐非宋若萃原著。《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所作,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全书分《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等11篇。
 《女四书》从东汉到明末,陆续问世并流传,明王相一一加以笺注,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简称《女四书》。这是一套对女子进行封建品德教育的比较系统的教材,主要宣传“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男尊女卑、贞妇烈女、柔顺之道。其中提倡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观点是正确的,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韵语编写教材也有可取之处。
 《女四书》曾流传到日本。

古籍名著《女四书》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 可可诗词网

女四书

 女学著作。四卷。明王相辑。成书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由多文堂合刻。有人认为王相乃清康熙年间人,是书成于康熙年间,考证不确。
 是书内收东汉班昭《女诫》一卷七篇,明成祖徐皇后《内训》一卷二十篇,唐宋若莘撰、宋若昭释之《女论语》一卷十篇及明王相母刘氏《女范捷录》一卷十一篇,凡四十八篇,均由王相加以笺注。其中《女诫》参见《女诫》条。
 《内训》初刊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九经堂刊本。前有永乐三年正月望日徐皇后自序,各章之下,悉以小注,多涉颂扬。正文涉及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主要为了教育宫中妇女,采辑了“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其后颁行天下,成了女子教育的通用课本。
 《女论语》作者宋若莘,亦作宋若华。生年不详,卒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人。唐代诗人,姐妹五人均受唐德宗欣赏,尊为女学士。曾总管皇家图书经籍,死后谥“河内郡主”。其诗作多佚。《女论语》体例仿效《论语》,而以晋太常韦逞之母宣文君宋氏比孔子,以班昭等比颜渊、闵损(或作颜渊、冉有),采用问答形式以述妇道,前有自序,说明其旨:“敬戒相承,教训女子,若依斯言,是为贤妇,罔俾前人,独美千古。”其妹宋若昭注释订正之。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凡十二章,即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管家、和柔、守节,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从体例看恐非宋若莘原著。
 《女范捷录》作者刘氏,幼善属文,苦节六十年,年九十卒。是书分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十一篇,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和“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训》诸书,阐发封建伦理的女学。
 《女四书》刊行后,成为一套对女子进行封建教育的教材,广泛流传。它宣扬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歧视和压迫妇女,流毒不浅。然其中教人持家和睦、勤俭、慈幼等内容,以及用道德榜样感染人的教育方法和运用便于诵读的韵语编写教材,尚有一定意义。
 是书也流传到国外。明永乐六年(1408年),中国政府曾以《内训》等书赠给日本使者,日本昌平黉官校六然堂辑并列入昌平丛书。以后,日本于明历二年(1656年)传有一种《女四书》,其中无《女范捷录》而有《女孝经》(唐代侯莫陈邈之妻郑氏撰),后又流传一种有《女范捷录》而以《女孝经》代《内训》的版本。
 清严衡辑《闺门必读》(有广东古经阁刊巾箱本)也选辑了《女诫》、《女论语》。《女四书》版本有:明天启四年(1624年)多文堂刊本; 《说郛》本;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善堂刊本;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书业德刊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江阴宝文堂刊本;清崇德堂刊本;清务本堂刊本;清金陵郑元美刊本等。

女四书nǚ sì shū

四种与妇女有关的书的合集,明朝王相仿照朱熹编《四书》的办法编的,内收东汉班昭的《女诫》、唐代宋若莘、宋若昭的《女论语》、明成祖后徐氏的《内训》和王相母亲刘氏的《女范捷录》。又名《闺阁四书集注》: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烈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四·77)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專類教材 > 女四書
女四書  nǚsìshū

中國封建社會對婦女進行教育的四部書的滙編。一、《女誡》:東漢女史學家班昭(曹大家)著,分《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篇,用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封建倫理教育諸女。二、《内訓》:明成祖徐皇后采輯“古聖先賢”關於女子品德之教誨編成,原用以教育宫中婦女。三、《女論語》:唐代女學士宋若莘撰,仿《論語》體例,通過問答,闡述封建婦道,其妹若昭加以申釋。今存《女論語》,托名曹大家撰,均爲四言韻文,似非宋若莘原著。四、《女範捷録》:明代王相之母劉氏作,講述古代貞婦烈女、賢妻良母等事迹。以上四書,明神宗時命王相加以箋注,於明天啓間合刻爲《閨閣四書集注》,成爲專對婦女進行封建教育的整套教材。嗣後翻印此書,簡稱爲《女四書》,廣爲流傳,直至清末始衰。今有多種版本傳世。

女四书

《女四书》

古代典籍。明代王相辑注的女子教育丛书。其中包括东汉班昭所著的《女诫》、唐代宋若莘所著的《女论语》、明成祖皇后徐氏所著的《内训》、及王相之母刘氏所著的《女范捷录》。王相用几年时间分别加注,合编成册,在天启4年(1624年)由多文堂刻印出版,当时称《闺阁女四书集注》,后简称《女四书》。书中内容全部从儒学正统观念出发,要求妇女孝顺公婆、父母、顺从丈夫、勤俭持家、教育子女,特别强调男尊女卑和贞操观念。该书是封建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课本,流传较广。

☚ 内则   女范捷录 ☛

女四书

书名。封建社会传统女教之书。清康熙年间王相辑东汉班昭的《女诫》、唐代宋若莘的《女论语》、明成祖徐皇后的《内训》及王相母刘氏的《女范捷录》编成。《女四书》的基本思想是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内训》开篇即讲女子的德性在于孝敬、柔顺而“能配君子”。要求女子“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 《女范捷录》开宗明义便讲夫妇之道是“五常之德著而大本以敦,三纲之义明而人伦以正。”《女诫·妇行》则称:“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絜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认为“此四者,女子之大节,而不可乏无者也。”《女论语》在序言中就申明了四德三贞是女教大义。《女四书》的妇教原则是男尊女卑,理论基础则是儒家的天地、乾坤、阴阳之说。《女诫·敬顺》讲到“阴阳殊性,男女异行”,“男以刚为贵,女以柔为美。”故教导妇女要“体柔顺……服三从之训”,“夫故不可离也。”《女论语·事夫》说:“夫刚妻柔,”妇女要把丈夫视为天,绝对服从,不可背离。《内训·事君》教导凡为妻者明阴阳之大义,“能推其道”以事夫。《女范捷录·贞烈》更加强调“女无再醮”,“终身不移”的从一而终的贞节品行。《女四书》关于女教的内容与方法,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如阐明教育对于形成德才的重要意义,主张女子要德才兼备,注重格言和榜样的作用,倡导母仪与慈幼教育等。《女四书》的撰注、汇编至流行,表明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女学)由封建王朝的宫妃与名门大家闺房推广到庶民之家及整套系列教材丛书形成的发展。

《女四书》

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进行教育所用的《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4本书汇集的总称。自东汉至明末,相继问世和传播。主要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1408年曾传到日本。

女四书

097 女四书

《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的总称。《女诫》为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封建道德教育所作。全书共7篇,分别为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于永乐二年(1404)所编著,共20章,分别为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体例仿效《论语》。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共12章,分别为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共11篇,分别为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 “贤妻良母”等事迹。

☚ 五种遗规   劝学篇(张之洞) ☛
女四书

女四书

书名,又称《闺阁四书集注》。包括东汉班昭的《女诫》、明成祖徐皇后作的《女训》、唐代宋若昭的《女论语》以及清代王相母刘氏作的《女范捷录》。女四书在清代康熙年间王相辑注,内容以《女诫》为基础,其余三部均为阐述或仿效之作,宣扬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思想,深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传播极广,是传统的女教经书。

☚ 内训   改良女儿经 ☛
女四书

《女四书》nusishu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清康熙年间王相辑。包括汉班昭《女诫》、唐宋若莘《女论语》、明成祖后徐氏《内则》、王相母刘氏《女范捷录》共四种为封建社会的女子教育书籍。如《女诫》分《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阐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妇女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影响深远。

☚ 蒙养图说   内则 ☛
女四书

女四书

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进行教育的《女戒》、《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 四本书的总称。亦称“闺阁四书”。《女戒》是东汉班昭为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教育所著,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叔妹等七篇。《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教育宫人,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品德教诲编成,共二十章。《女论语》为唐代宋若莘著,仿《论语》 以问答方式阐述封建妇道。《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家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撰,分统论、后德、母仪、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孝行、慈爱、贞烈、忠义等11篇。这四本书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 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后简称《女四书》。《女四书》广泛宣传男尊女卑封建礼教,歧视压迫妇女,流毒很深,但其中教人持家和睦、勤俭、慈幼等项有一定积极意义。

☚ 内训   七去 ☛
女四书

《女四书》Nusi shu

封建时代供女子阅读的一套启蒙课本。基本内容是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与封建礼教。它包括东汉班昭的 《女诫》,明成祖徐后的《女训》,宋代若昭的《女论语》,王相母刘氏的《女范捷录》,合称为《女四书》,又称为《闺阁四书集注》。

☚ 弟子规   女儿经 ☛

女四书

中国清代康熙年间王相编辑。包括班昭《女诫》、唐宋若莘《女论语》、明成祖后徐氏《内训》、王相母刘氏《女范捷录》四种女子教育书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