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奥国领事馆旧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奥国领事馆旧址1902年11月奥租界划定后,于清光绪末年在金汤大马路(今建国道)与沿河马路(今海河东路)相交转角处修建了奥国驻津领事馆。大门口设于金汤大马路。建有西式二层楼房两座,砖木结构,砂浆水泥罩面,断块墙身,鱼鳞石片小方瓦顶。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全所占地面积4728.69平方米。1923年4月奥驻华领事包尔代表奥国政府将其驻津领事馆房地产卖与纪锦斋。纪锦斋买后,在院内靠金汤大马路增建砖木结构二层门面楼房36间,靠小马路(今大昌兴胡同)扩建二层楼仓库两座、平房19间,全部出租。1945年1月纪锦斋后代以“锦润堂”名义将上述房地产全部卖与永义公司。1946年靠沿河马路一侧院墙另开一门,时名华安街1号(今海河东路33号),并在院中砌一道东西向隔墙,从此该址成为两个院:华安街1号院由当时的区公所使用;建国道院(今195~215号)由住户和工商户租用。天津解放后,大昌兴胡同4号两座仓库及建国道195号楼上下两间门面房,归永义公司代理人于仲山所有,其余归国家所有,后来于仲山将房产献交归公。奥国领事馆原有房屋建筑面貌大部改观,只有建国道215号院内1座二层西式楼房尚存,墙面、瓦顶已非原样,由市民住用。海河东路33号院1座二层西式楼房,1976年震损,后由河北区房管局拆除重建砖混结构四层办公楼1幢,由该局使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