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奏鸣曲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奏鸣曲式音乐曲式结构。分成3部分:呈示部(陈述部分,包括主部和副部2个部分)、展开部(发挥部分)、再现部(重述部分),有引子、尾声。1750年后用于3种体裁(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形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叶,经3人(普拉蒂、斯卡拉蒂、巴赫)实践,到海顿时期定型。代表作品: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等的第1乐章。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器乐创作中一种最为复杂的大型曲式结构。它从18世纪到19世纪经过漫长的道路,由比较简单的古奏鸣曲式发展到典型的奏鸣曲式。一般说来,典型的奏鸣曲式的总轮廓好象是一个三部结构,它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与三部曲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两端是以双主题为基础。在奏鸣曲式呈示部的前面往往加有引子。最后还加有结尾。这样,典型的奏鸣曲式的总布局是: ☚ 回旋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 ☛ 奏鸣曲式指包括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等大型器乐套曲中某一乐章(多为第一乐章)常用的曲式结构。一般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先后呈现出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称呈示部;两个主题中间起桥梁作用的段落,称连接部。第二主题后面有一补充性质的段落,称结束部;第二部分以各种手法发展呈示部各段落的音乐成分,称展开部。它在结构、调性上均不稳定。第三部分有变化地重复呈示部,使两个主题都在主调上出现,达到调性的统一,称再现部。现代作曲家多不再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奏鸣曲式sonata for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