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奈Nài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广西灌阳、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奈nài❶对付。白居易《何处难忘酒》:此时无一盏,何计奈秋风。司马扎《送孔恂入洛》: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远水生微波。 奈nài亦作“柰”。如何。見下。 奈nài(一)无奈; 怎奈。《西厢记》二本二折: “天生聪俊,打扮素净,奈夜夜成孤另。” 奈nài❶犹耐也。奈耐二字通用,故耐即奈也,奈亦即耐也。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九秋。”奈一作耐,言耐寒、耐秋也。司空图《退居漫题》诗:“花缺伤难缀,莺喧~细听。”言耐听也。杨万里《题金山妙高台》诗:“老夫平生不~事,点检风光难可意。”言不耐事也。周邦彦《少年游》词:“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朝寒。”郑刻本《清真集》作奈;彊村本《片玉集》作耐。此亦耐寒意。卢祖皋《卜算子》词:“瘦骨从来不~秋,一夜秋如许。”此亦耐秋意。《鸳鸯被》剧三:“将俺那俊男儿~心等。”奈心,即耐心。《玉壶春》剧三:“教小生如何忍~?”忍奈,即忍耐。以上各奈字,均耐字义也。又见“宁耐”“宁奈”。 奈 奈耐。司空图《退居漫题》:“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言耐听。又有宁奈、宁耐二词,词意均与怎耐略同。 ☚ 和 奈何 ☛ 奈 奈耐。葛胜仲《行香子》(风物飕飕):“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张先《庆佳节》(莫风流):“我忆欢游无计奈,除却且醉金瓯。醉了醒来春复秋。我心事,几时休。” ☚ 其 奈何 ☛ 奈 奈nài奈何,无奈。晁端礼《安公子》:“帝里重阳好,又对短发来吹帽。满目风光还似旧,奈樽前人老。”(1—427)辛弃疾《行香子》:“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3—1905) (2)通“耐”,禁受得住。不奈,不耐,禁受不住的意思。刘弇《内家娇》:“朱栏干、遍倚生愁,怕无计,奈雨禁风。”(1—452)李流谦《朝中措·失题》:“樽前歌板,未终金缕,已到阳关。趁取腊前归去,梅花不奈春寒。”(3—1488) ☚ 奶奶 奈何 ☛ 奈nài❶对付。白居易《何处难忘酒》:“此时无一盏,何计奈秋风?” 奈读音n·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奴带切,去,泰韵。 上一条: 鼐 下一条: 柰 奈〔nai〕 ![]() ![]() ![]() 奈nai❶[奈……何]把……怎么样。《韩非子·难三》:“韩、魏能~我~?” 奈nài❶奈何;对付 奈奈何;怎样;如何:争~︱怎~︱无~︱无可~何。 奈nài❶ 奈何:怎奈│无奈。 奈奈nai奈何 可奈 叵(po)奈 无奈 怎奈 徒唤奈何 无可奈何 出于无奈 万般无奈 无可奈何花落去 奈nài❶无奈;怎奈:虽有几个(丫头)应该发配的,~各人皆有原故。(七十·1699)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五三·1250) 奈nài奈nài❶ 奈何,怎么,怎么办。《淮南子·兵略》:“惟无形者,无可~也。”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谁~离愁得,村醪或可尊。”常与“何”配合,表示“对……怎么办(样)”。《韩非子·十过》:“钱粟已足,甲兵有余,吾~无箭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兮虞兮~若何?”(若:你。) 奈*naiC4CE 承受 承受承(袭承) 受(担受;吃受;耽受;经受;禁受) 秉(秉赋) 禀(禀受) 荷(荷佩;荷蒙;曲荷)搁(~得住) 载 当(当得;禁当) 膺(膺受;膺荷;缵膺) 盛该 擎(擎受) 负 背(~债) 任 顶戴 请佃 另见:忍受 接受 承担 考验 ☚ 承受 经受 ☛ 无奈 无奈则索 多奈 亡奈 怎奈 无那 无赖 吃紧 其如 叵耐 叵奈 讵耐 争奈 无聊 无其奈(无其奈何) 不得已(万不得已) 不得不(不得不尔) 无奈何 不奈何亡可奈何 不可奈何 无其奈何 没可奈何 没法奈何 莫可奈何 莫计奈何 没计奈何 无可奈何 事出无奈 末如之何 不奈之何 ☚ 不知该怎么办 不得不如此 ☛ 奈nài如带切,去泰。 〖奈〗 粵 noi6〔內外切〕普 nài 如何,怎麼辦,多與「何」連用。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取吾璧,不予我城,〜何?」司馬光《訓儉示康》:「卿為清望官,〜何飲於酒肆?」奈nài奈何,怎样,怎么办。如:无奈,怎奈。 奈nàiⅠ (如何) how; however; to one's regret; despite all: 无 ~ 人多口杂, 说不上去。 However, there were so many voices speaking, I could not get a word in. Ⅱ (对付) tackle; deal with; bear stand: ~ 不住纠缠不休 could not stand the constant bother Ⅲ (无奈) but; however 奈1892—1971Gerald Prentice Nye杰拉尔德·普伦蒂斯·奈。政治活动家。生于威斯康星州霍顿维尔(Hortonville)。早年在新闻界供职。1925年在北达科他州当选国会参议员。1927年出任参议院调查提波特·道姆原油租借丑闻委员会主席。1934—1937年担任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商人和银行家作用委员会(奈调查委员会)主席。为1836年《中立法案》的主要提案人之一和美国第一委员会主要成员,是参议院中著名的孤立主义者。1944年竞选参议员失败,次年退出政界。 奈nài
奈nài从大,从示;“大”,即人;“示”,显示。综合的意思是“人显示的办法与能力”(见《汉字字源》198页)。属会意字。本义为“用办法与力量应对”。古汉语中的“奈何”,实为“何奈”,意思是“用什么办法”。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谁奈离愁得,村醪或可尊。”《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奈”都有“对付”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无奈”,意思是“没有任何办法与能力应对”。“能耐”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耐”乃“奈”之通假。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