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奈N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广西灌阳、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奈亨,宣德间进士,官户部侍郎。

奈nài

❶对付。白居易《何处难忘酒》:此时无一盏,何计奈秋风。司马扎《送孔恂入洛》: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远水生微波。
❷无奈。韩愈《醉后》: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
❸经得住。司空图《退居漫题》: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奈nài

亦作“柰”。如何。見下。

奈nài

(一)无奈; 怎奈。《西厢记》二本二折: “天生聪俊,打扮素净,奈夜夜成孤另。”
(例)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六·68·)
(二)奈何。指应付。《望江亭》四折: “今日端坐衙门,看那厮将着甚的,好来奈何的我?”
(例)
❶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二十五·322·)
❷黄婆别主求金老,木母延师奈病颜。(五十七·737·)
(三)耐; 忍耐。《五侯宴》五折:“也是我运拙时乖,舍死的尽心儿奈。”
(例)
❶你是怎的看我哩? 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七十四·945·)
❷王子奈着惊恐,教典膳官请众僧官去暴纱亭吃斋。(八十八·1118·)

奈nài

❶犹耐也。奈耐二字通用,故耐即奈也,奈亦即耐也。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九秋。”奈一作耐,言耐寒、耐秋也。司空图《退居漫题》诗:“花缺伤难缀,莺喧~细听。”言耐听也。杨万里《题金山妙高台》诗:“老夫平生不~事,点检风光难可意。”言不耐事也。周邦彦《少年游》词:“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朝寒。”郑刻本《清真集》作奈;彊村本《片玉集》作耐。此亦耐寒意。卢祖皋《卜算子》词:“瘦骨从来不~秋,一夜秋如许。”此亦耐秋意。《鸳鸯被》剧三:“将俺那俊男儿~心等。”奈心,即耐心。《玉壶春》剧三:“教小生如何忍~?”忍奈,即忍耐。以上各奈字,均耐字义也。又见“宁耐”“宁奈”。

❷犹云对付也。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诗:“谁~离愁得,村醪或可尊。”言何物可以对付离愁,则惟酒或可耳。杨万里《将至永丰县》诗:“不~永丰山色好,云窥雾看未分明。”言无法对付山色,因看不分明也。又《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诗:“一夜炎蒸无计~,三更风雨领秋回。”言正在无计对付炎热,幸而风雨领秋来也。

耐。司空图《退居漫题》:“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言耐听。又有宁奈、宁耐二词,词意均与怎耐略同。

☚ 和   奈何 ☛

耐。葛胜仲《行香子》(风物飕飕):“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张先《庆佳节》(莫风流):“我忆欢游无计奈,除却且醉金瓯。醉了醒来春复秋。我心事,几时休。”

☚ 其   奈何 ☛

奈nài

奈何,无奈。晁端礼《安公子》:“帝里重阳好,又对短发来吹帽。满目风光还似旧,奈樽前人老。”(1—427)辛弃疾《行香子》:“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3—1905) (2)通“耐”,禁受得住。不奈,不耐,禁受不住的意思。刘弇《内家娇》:“朱栏干、遍倚生愁,怕无计,奈雨禁风。”(1—452)李流谦《朝中措·失题》:“樽前歌板,未终金缕,已到阳关。趁取腊前归去,梅花不奈春寒。”(3—1488)

☚ 奶奶   奈何 ☛

奈nài

❶对付。白居易《何处难忘酒》:“此时无一盏,何计奈秋风?”
❷经得住。司空图《退居漫题》:“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读音n·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奴带切,去,泰韵。
❶怎样;怎么样;怎么对付。
❷如何;奈何。

上一条: 下一条:

〔nai〕
奈何 〔nai he〕lanb hox; lanbhux.

ㄋㄞˋnài3181现在。吴语。上海南汇、奉贤。任嘉禾等《哭丧歌》(上):「我出仔娘家门口苦到~。」长久。粤语。广东广州。木鱼书《仁贵征东》:「佢现与系爷、员外同斟酌,痴缠定~讲长篇。」这么;这样。吴语。江苏苏州。1983年第1期《小舞台》:「『我的朋友是李翠翠啊!』『唉!~是缠得错完。』」哪里,哪儿。客话。广东大埔。李葆兴《大埔情歌》:「柬久唔见去~来,柬久莫来天落雨。」那。中原官话。陕西户县〖〗。

奈nai

❶[奈……何]把……怎么样。《韩非子·难三》:“韩、魏能~我~?”
❷[奈何]怎么办,为什么。晏殊《浣溪纱》词:“无可~~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杜牧《阿房宫赋》:“~~取之尽锱铢(zizhu),用之如泥沙。”(尽锱铢:连很细微的东西都拿走。锱铢,很小的重量单位。)

奈nài

❶奈何;对付
 △ 无~|~他不得。
❷姓。

奈何;怎样;如何:争~︱怎~︱无~︱无可~何。

奈nài

❶ 奈何:怎奈│无奈。
❷ 姓。

奈nai

奈何 可奈 叵(po)奈 无奈 怎奈 徒唤奈何 无可奈何 出于无奈 万般无奈 无可奈何花落去

奈nài

❶无奈;怎奈:虽有几个(丫头)应该发配的,~各人皆有原故。(七十·1699)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五三·1250)
❷忍耐:要拿什么,好歹~到太太到家,那怕连这房子给了人,我们就没干系了。(六一·1442)
❸禁得住:花原自怯,岂~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七八·1958)罗衾不~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四五·1045)


奈nài

奈nài

❶ 奈何,怎么,怎么办。《淮南子·兵略》:“惟无形者,无可~也。”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谁~离愁得,村醪或可尊。”常与“何”配合,表示“对……怎么办(样)”。《韩非子·十过》:“钱粟已足,甲兵有余,吾~无箭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兮虞兮~若何?”(若:你。)
❷ 通“耐”。经得起,受得住。杜甫《月》:“斟酌姮娥寡,天寒~九秋。”

*nai

C4CE
〈文〉❶奈何,如何:唯无形者无可~也(《淮南子》)。
❷对付:此时无一盏,何计~秋风(白居易诗)。
❸无奈,怎奈:小生特谒长老,~路途奔驰,无以相馈(《西厢记》)。

承受

承受

承(袭承) 受(担受;吃受;耽受;经受;禁受) 秉(秉赋) 禀(禀受) 荷(荷佩;荷蒙;曲荷)搁(~得住) 载 当(当得;禁当) 膺(膺受;膺荷;缵膺) 盛该 擎(擎受) 负 背(~债) 任 顶戴 请佃
承受上天所赐的洪福:承天之祜
承受责任:担承
承受重压:吃重
承受惊恐:耽惊
承受磨难和艰险:风吹浪打 风吹雨打 风吹雨淋 风吹雨洒 风鞭雨打 风吹浪溅 雨打风吹 雨打风摧
承受耻辱:包羞
默默承受:暗当
顺从承受:顺承
顺承教训:顺教
曲意顺承:曲承
恭谨地承受:虔奉
恭敬地承受:钦承
敬仰承受:仰承
愿意承受:甘当
甘心承受:甘伏
感到像亲身承受一样:感同身受
共同承受:共(~命运;祸福与~;同甘~苦)
应当承受:该当
承受得住:堪 销 胜 奈 耐 消得 禁得(禁得住;禁得起) 禁奈 禁耐 吃得住 吃得消 能承受
经受得住劳苦:耐劳(吃苦~)
受得住艰苦:耐苦
承受不了:难堪 不胜(~寒;体力~) 不堪 吃不消 吃不住
表示承受不起:折杀 折罪 折死
因受到过分尊敬或优待而使人承当不起:折受 折罪
难以承受:难当
难以承担、承受:难胜
身体衰弱,不堪承受繁重任务:食少事烦 食少事繁
(接受,禁受:承受)

另见:忍受 接受 承担 考验

☚ 承受   经受 ☛

无奈

无奈

则索 多奈 亡奈 怎奈 无那 无赖 吃紧 其如 叵耐 叵奈 讵耐 争奈 无聊 无其奈(无其奈何) 不得已(万不得已) 不得不(不得不尔) 无奈何 不奈何亡可奈何 不可奈何 无其奈何 没可奈何 没法奈何 莫可奈何 莫计奈何 没计奈何 无可奈何 事出无奈 末如之何 不奈之何
表示无可奈何:为之奈何
表示惊讶或无奈:摇首吐舌
用反问方式表示无奈:奈(奈何;争奈;何奈)
对我无可奈何,毫无办法:无奈我何
事到如此地步,无可奈何:事到临头 事到其间
看着无奈:眼急 眼睁睁 干瞪眼 眼盼盼 眼撑撑 眼清清
力量不够而感无奈:力不从心
力量不足或条件不具备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兴叹 望洋而叹 望洋兴嗟 望洋惊叹 望阳兴叹 望羊兴叹 向若而叹
无能力去做某事:无能为力 莫能为力
 表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付之一叹 付之太息
 形势不好,无能为力:势不可为
极其无可奈何:万般无奈
无奈的样子:瞠目 瞠视
(没有办法或没有办法可想:无奈)

☚ 不知该怎么办   不得不如此 ☛

奈nài

如带切,去泰。
❶如何。《淮南子·兵略》:“唯无形者无可~也。”
❷对付,处置。《国语·晋语》:“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吾君何?”

〖奈〗 粵 noi6〔內外切〕普 nài

如何,怎麼辦,多與「何」連用。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取吾璧,不予我城,〜何?」司馬光《訓儉示康》:「卿為清望官,〜何飲於酒肆?」

奈nài

奈何,怎样,怎么办。如:无奈,怎奈。

奈nài

Ⅰ  (如何) how; however; to one's regret; despite all: 无 ~ 人多口杂, 说不上去。 However, there were so many voices speaking, I could not get a word in. Ⅱ  (对付) tackle; deal with; bear stand: ~ 不住纠缠不休 could not stand the constant bother Ⅲ  (无奈) but; however
◆奈耳 {核} nile; 奈何 how; to no avail; do sth. to a person; 奈特 nat; 奈特效应 {物} Knight effect

奈1892—1971Gerald Prentice Nye

杰拉尔德·普伦蒂斯·奈。政治活动家。生于威斯康星州霍顿维尔(Hortonville)。早年在新闻界供职。1925年在北达科他州当选国会参议员。1927年出任参议院调查提波特·道姆原油租借丑闻委员会主席。1934—1937年担任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商人和银行家作用委员会(奈调查委员会)主席。为1836年《中立法案》的主要提案人之一和美国第一委员会主要成员,是参议院中著名的孤立主义者。1944年竞选参议员失败,次年退出政界。

奈nài


❸ 没法何|没可何|莫可何|徒唤何|徒呼何|为之何|无可何|无其

❹ 势出无|事出无|万般无

奈nài

从大,从示;“大”,即人;“示”,显示。综合的意思是“人显示的办法与能力”(见《汉字字源》198页)。属会意字。本义为“用办法与力量应对”。古汉语中的“奈何”,实为“何奈”,意思是“用什么办法”。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谁奈离愁得,村醪或可尊。”《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奈”都有“对付”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无奈”,意思是“没有任何办法与能力应对”。“能耐”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耐”乃“奈”之通假。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nai
上声:倷(你)
去声:萘(一种化合物)
柰(一种果子)

捺(按捺不住)

金文;《説文》所無nài

[大(意符) +示(聲符)→奈(如何,怎樣〈奈何、怎奈、無奈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誰奈煩等你?去便同去。”

*nài

(8画)

【提示】示,5画,起笔是横,不是点; 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撇点。

*奈nài

8画 大部 
(1) 〈书〉 对付;处置: ~何(怎么对付)。
(2) 怎么办: 无~。

奈nài

小篆作“柰”。从木,示声。声母古代舌尖音,中古以后变翘舌音,如烧挠、占鲇、展碾、丑纽例。韵变如师筛、斥拆例。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像苹果而小,像现在俗称香果、沙果等类。古代假借为奈何、无奈的奈。奈字是汉代所造,从大,示声。当作虚字,与柰字分化。专作奈何,怎样,如何义。如:无奈|怎奈|无奈何。组词如:奈何。

奈★常◎常


nài柰,形声,从木,示声,本义为一种落叶小乔木。俗字作“奈”。假借为如何、怎样。奈何,对付、处置;代词,用于反问,表示没有办法,相当于“怎么”。
【辨析】
以“奈”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声母为n,但韵母不同。nài:萘∣nà:捺。

〈动〉(1)通“耐”。忍耐;等待。
《金》九四: 那厮他不守本分,在外边做道士,且~他些时,等我慢慢招认他。
(2) “碍”的音变。有碍于。
《醒》九五: 如今有了两人,素姐~着寄姐不好动手,寄姐碍着素姐不好开口。又九九: 他这几日的积恨,只~了我们众人大家防备,所以不得下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