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夷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夷男唐铁勒薛延陀部首领。贞观二年(628年)即位。初率众七万附于颉利可汗,后突厥衰微,乃统部反攻颉利,势力渐盛。寻被唐册为真珠毗伽可汗。唐平东突厥后,漠南空虚,乃率众南下,领颉利故地,势力更加强大,陈兵二十余万,回纥诸部悉臣之。贞观十五年,令其将大度设勒兵二十万攻李思摩,思摩不敌,遁走朔州(今山西朔县北),寻请援于唐。唐派李勣、薛万彻等将步骑数万赴援,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重创大度设,斩首数千级、获马一万五千匹。大度设率残众奔漠北,夷男惧而遣使谢罪求和。十六年,尚新兴公主。后病卒。 夷男?—645铁勒族薛延陀部落首领,薛延陀汗国的创始者。初役属于东突厥汗国。唐贞观三年(629),唐朝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建牙帐于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建立了薛延陀汗国。次年助唐朝击灭东突厥汗国,占据蒙古高原,有精兵20万。十三年(639),唐朝封东突厥降将阿史那思摩为可汗,率众北归蒙古高原南部。夷男率众攻之,将东突厥逐回长城以内。唐军北伐薛延陀,夷男大败。十九年(645)病死后,国内大乱。不久,被唐朝和回纥联军攻灭。 夷男即“真珠毗伽可汗”(868页)。 夷男 夷男见 “真珠毗伽可汗”。 ☚ 真珠毗伽可汗 多弥可汗 ☛ 夷男唐铁勒薛延陀部首领。贞观二年(628年)即位。初率众7万人附于颉利可汗,兵突厥衰微,乃统部反攻颉利,势力渐盛。寻被唐册封为真珠毗伽可汗。唐平东突厥后,乃率众南下,领颉利故地,势力更加强大,陈兵20余万人,回纥诸部悉臣之。十五年,令其将大度设勒兵20万人攻李思摩,思摩遁走朔州(今山西朔县北),请援于唐。唐派李世勣、薛万彻等将步骑数万人赴援,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重创大度设,斩首数千级,获马1.5万匹。夷男惧而遣使谢罪求和。十六年, 尚新兴公主。 夷男 夷男?—公元645年铁勒族薛延陀部落首领,薛延陀汗国的创始者,姓壹利吐。他是铁勒汗国北厢野咥可汗乙失钵的孙子,其父早年死亡。隋朝末年,乙失钵逝世,夷男继位。当时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强盛,发兵东征铁勒,薛延陀不敌,夷男因率7万余户东越金山(阿尔泰山),投归东突厥汗国,成为颉利可汗的属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为了争取薛延陀,以期南北夹攻东突厥汗国,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于是,夷男建牙帐(统治中心)于郁督军山(今蒙古高原的杭爱山东段),建立了薛延陀汗国。次年出兵助唐击灭东突厥汗国,占据蒙古高原,势力日益强盛,有精兵20万。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恐怕薛延陀南侵,想要在长城以外建立一个突厥人的缓冲地带,因而册封东突厥降将阿史那思摩为可汗,率众北归蒙古高原南部。东突厥为薛延陀敌人,他们的复国对薛延陀不利,因而夷男不听唐太宗的劝告,率兵进攻阿史那思摩,将东突厥人逐回长城以内。唐太宗派大将李勣率兵北伐,薛延陀大败。夷男遣使谢罪,又献马三千匹,请求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将新兴公主许配给他。后因薛延陀未能如期发送作为聘礼的牛马和羊只,唐太宗拒绝将新兴公主出嫁。夷男大怒,发兵进攻唐朝北方边境,又为唐军击败。不久病死。其子互相争权夺利,国内大乱,次年即为唐朝和回纥联兵攻灭。 ☚ 乙失钵 韦纥 ☛ 夷男见“真珠毗伽可汗”(1820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