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头会箕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头会箕敛亦作“头会箕赋”。按人头出谷,用箕收取之。谓赋税苛重。《淮南子·汜论训》:“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 戍,入刍稿,头会箕赋,入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庾子山集》二《哀江南赋序》:“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 锄棘矜者, 因利乘便。” 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头会箕赋)按人头征税,端着畚箕征收粮食。头会(kuài):按人头征税。箕敛:端着畚箕征收谷物。 ☚ 贪墨成风 乌钞求饱 ☛ 赋税 赋税赋(赋租;赋课;赋贡;赋调;赋与;赋敛;税赋;施赋) 租(租课;赀租) 课(课制;课税;课租;赀课;银课) 敛 调食 贡彻 排户 茧丝 正籍 关石 ☚ 赋税 各种赋税 ☛ 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秦朝时征敛赋税名。裴骃集解《史记》引《汉书音义》:“家家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汉书》引服虔注:“吏到其家,人头头数出谷,以箕敛之。”高诱注《淮南子》:“头会,随民口数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秦朝人头税所纳为谷物,盛之以畚箕,故名 “头会箕敛”。后亦用于泛指赋税繁重。 ☚ 算赋制 版籍 ☛ 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秦王朝对广大人民实行的残酷赋税剥削。《淮南子·氾胜训》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秘(税), 箕敛, 似箕然, 敛人财多取意也。”即用畚箕装取按人头数征收的谷物, 说明其征收的数量之多。 ☚ 田租 口赋 ☛ 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赋税名。秦时征敛名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头会箕敛, 以供军费。”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家家人头数出谷, 以箕敛之。” 《汉书·张耳陈余传》引服虔注: “吏到其家, 人头头数出谷, 以箕敛之。”即知其为人头税之别称, 所纳为谷物, 盛之以畚箕, 故名。又《淮南子·汜论训》作“头会箕赋”,高诱注: “头会,随民口数责其税; 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后泛指赋税繁重为 “头会箕敛”。 ☚ 六、财政 泰半之赋 ☛ 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秦代政府征收人头税的一种形式。《汉书张耳陈余传》:“秦为乱政虐刑,……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淮南子·汜论训》 卷十三:“秦之时,……头会箕敛,输于少府。”头会箕敛即按人头计征人头税,用作军费支出或皇室支出。用何物交税,或箕敛的对象为何的问题,有二说。(1) 钱币说。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有用箕盛钱的习惯。“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出钱,献封丞、令,乃发用之”(《睡虎地秦墓竹简》,第55页)。畚,一种用蒲草之类编制的容器。箕与畚近似。(2) 粮食说。据《汉书》引服虔注:“吏到其家,人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即吏到人户家当场清点人数,按人头出谷,用畚箕收敛。秦在商鞅变法时就有征人头税的制度。 ☚ 初税亩 课田 ☛ 头会箕敛tou kuai ji lianheavy taxation 头会箕敛秦代赋税的征收方法。当时人口税,按各家人头多少敛取。官府收钱后,每千钱装一畚箕。用县令、县丞的印封存,故曰“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tóu huì jī liǎn形容赋税烦苛。“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汉书·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注:“服虔曰:吏到其家,以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淮南子·氾论训》:“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范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入槁,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 头会箕敛tóu huì jī liǎn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敛收谷物。形容杂捐赋税繁重。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三六回:“司马光又道:‘甚么叫做善理财?无非是~罢了。’” 头会箕敛tóukuài-jīliǎn《史记·张耳陈餘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会:计算。敛:征敛。按人头征税,用畚箕装所征谷物。指赋税苛刻繁重。 头会箕敛tóu kuài jī liǎn按人头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收的谷物。指赋税繁重。会: 不读huì。也作“头会箕赋”。 头会箕敛tóukuài-jīliǎn〔并列〕 会,计算。按人头计算,用畚箕征收税谷。形容赋税苛重。语出《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贱天下……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力匮尽,民不聊生。”清·魏源《治篇》11:“甚至圆熟为才,模棱为德,画饼为文,养痈为武,~为富。” 头会箕敛tóu kuài jī liǎn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容纳征收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也作“头会箕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