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总量
太阳辐射总量是指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短波总辐射量(单位为卡/平方厘米·秒),是衡量一个地方太阳能资源丰度的重要标志。湖南太阳辐射总量有如下特征,从总量来看,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值在88~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比同纬度东部其他地区偏少,比川黔地区偏高,全省各地太阳总辐射量属中等偏少地区。从地区分布来看,全省太阳年总辐射值的分布呈东高西低,并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之势。洞庭湖地区和湘江流域(湘南山地除外)年总辐射值在105千卡/平方厘米以上,茶陵最大,达108.93千卡/平方厘米。年总辐射量110千卡/平方厘米等值线,通过慈利、桃源、新化、洞口、武岗和新宁等地。此线以东的湖南东部均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此线以西除溆浦、芷江等地,年总辐射值都在100干卡/平方厘米以下。湘西北的桑植、永顺、花垣以西在90干卡/平方厘米以下。龙山最小只有88.11干卡/平方厘米,为全省太阳年辐射最少地区。全省东西相差可达20干卡/平方厘米。从时间变化来看,全省各地太阳总辐射量在一年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7月最大,1月最小,年内变幅为10干卡/平方厘米左右,全年各地太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有较大差异。
黄河流域每年从太阳获得的总热量。上游高原区(北纬37度以北、东经103度以西)约130千卡/平方厘米·年~160千卡/平方厘米·年。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都大于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流域内的直接辐射约在50千卡/平方厘米·年~110千卡/平方厘米·年之间。散射辐射约50千卡/平方厘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