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太陰”、“青龍”、“天一”。古天文學假設之星名。古人將黄道分爲十二等分,各稱爲次。歲星每年運行一次,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因以歲星所在之部位作爲歲名。歲星運行方向自西而東,與將黄道分爲十二支的方嚮正相反,故假設有一作與歲星實際運行方嚮相反的星,以其每年所在部位記年,即太歲。如太歲在寅稱“攝提格”,在卯稱“單閼”,在辰稱“執徐”等。又配以十歲陽,組成六十干支,用以紀年。《淮南子·天文訓》:“太陰在寅,歲名攝提格。”又:“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或曰天一,或曰太陰。”《後漢書·律曆志下》:“青龍移辰,謂之歲。”《廣雅·釋天》:“天一……太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