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太極丸 太極丸 tàijíwán 丸藥。太,大;極,高至。指此藥爲治幼科痰熱之無上至妙之品,故稱。由僵蠶、天竺黄、膽南星、大黄等組成。主治痰熱内滯所致之咳嗽痰喘,面赤身熱,驚風抽搐,參閲清·戴緒安《驗方匯集·太極丸》。 太极丸❶《验方汇辑》卷十方。天竺黄、胆南星各15g,大黄(酒浸) 6g,僵蚕9g,麝香0.9g,冰片0.6g。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者。 ❷见《伤寒瘟疫条辨》卷四。即升降散作蜜丸。治证同。见升降散条。 太极丸tàijíwán❶《验方汇集》方。大黄九两, 天竺黄十五两, 僵蚕九两, 胆南星十五两, 麝香三钱, 冰片三钱。蜜丸, 朱砂为衣, 每服五分, 日两次。治内热火盛, 痰壅气促, 手足抽搐, 烦躁便秘。 ❷即升降散( 《寒温条辨》) 制成蜜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