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鑄。有銅、鐵兩種,面文楷兼八分,直讀。錢文“太平”係“太平興國”年號之省。銅品爲平錢,所見多爲光背,亦有背穿上星、穿下俯月諸品。鐵錢有大小兩種,小者多作廣穿,制與銅錢有别。大者背穿上飾一巨星,形制與十國閩之開元通寳頗類,殆建州所鑄,今存世極罕。銅品有廣穿者,一般爲鐵母。實測小平銅錢徑二·五厘米,重三·四克左右。《宋史·食貨志下二》:“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寳’。”又“〔太平興國八年〕是時,以福建銅錢數少,令建州鑄大鐵錢並行,尋罷鑄,而官私所有鐵錢十萬貫,不出州境,每千錢與銅錢七百七十等,外邑鄰兩浙者亦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