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acific Economic Coopcration Conference (PECC)

太平洋地区讨论经济合作的非政府性经济组织。1978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所谓的“大平构想”,要建立一个不同于欧共体的松散“环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1980年9月,在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和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共同倡议下,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非官方的“太平洋共同体研讨会”,并据此成立了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这一非政府性多边组织。目前其成员国有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于1986年9月加入该组织。其宗旨是:在自由和开放经济交流的基础上,本着伙伴关系、公平和互相尊重的精神,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咨询和协调。其组织机构是在大会下设有常务委员会,由所有会员国派代表组成,为该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策划、指挥并执行该组织的各项活动计划;其下设有六个任务小组,分别为渔业合作暨发展、畜产及饲料杂物、太平洋经济展望、矿产及能源、贸易政策、外人直接投资小组等。参加会议的成员主要包括有关各国的学者、企业家和不代表政府身份的高级政府官员。讨论重点在于各国贸易、对外投资和总体经济合作关系。1989年召开第七届年会,决定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合作以推动太平洋区域的经济合作。该组织在成立之初虽然是一个非政府性的多边组织,政府官员也均以私人名义参加会议,但近年来已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政治性、带有半官方色彩的民间合作机构。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ference,PECC

1981年成立,旨在研究和促进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以增强太平洋沿岸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每18个月举行一次大会,由不代表政府身份的高级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三方代表参加。会议设常务委员会,下设若干组。内容涉及渔业合作和发展,农业政策,太平洋经济展望,矿产及能源,贸易政策,运输通讯和旅游,科技与技术,人力资源等等。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中国、中国台北、印尼、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太平洋岛群国家等。中国1986年加入,在北京设有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PECC

由工商企业界、政府和学术界三方人士组成的协商性国际组织。1980年9月在澳大利亚成立。第5届大会于1986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中国第一次作为正式成员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温哥华声明。该组织的宗旨是:在自由和开放性经济交流的基础上,本着伙伴关系,公平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加强经济合作,以充分发挥太平洋地区的潜力。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ference,PECC

简称“太经合”。建立于1980年9月。成员共15个(1990年底):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泰国、文莱、新加坡、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台北、南太平洋岛国(作为一整体全员参加)。总部(常设秘书处)设于新加坡。其宗旨为:在自由和开放经济交流的基础上,本着伙伴关系、公平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加强经济合作,以充分发挥太平洋盆地的潜力。大会为该组织主要论坛,通常1年半召开一次,由各成员委员会和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参加。成员委员会由各国(地区)官员、学者和商界三方人士组成。常务委员会对各成员委员会负责,由各成员委员会的代表组成。常委会负责指导该组织的活动,制订大会协调组和专题组的议事规则。协调组则由专题组中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指导资料研究的日常工作,专题组共9个,由部分“太经会”成员代表和对专题组活动有兴趣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该组织成立以后,已多次举行各种专题会议,对太平洋地区各国面临的经济问题进行研讨。1986年9月,中国开始参加“太经合”的活动。

☚ 印度洋委员会   石油输出国组织 ☛
000010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