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南曲
传统曲种。流布于常德市石门县太平街地区。由流传到湘鄂边境的时调小曲与当地民歌结合并经过长期衍变而成。有 [南曲头]、[平板]、[悲调]、[紫云开]、[四季花]、[凤阳调]、[半边尾子]等常用曲牌20多首。曲调优美,长于抒情。用石门方言演唱,但受湖北口音影响,当地称为 “北河音”。采用坐唱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二胡、三弦。20世纪50年代之后,陆续增加扬琴、板胡等乐器。多在婚丧喜庆及春节期间演出。曲目有两类: 一是由一两首曲牌组成的小段联唱。如《四季风光》、《联唱》等; 二是由两首以上曲牌组成的、有故事情节的大本书,如 《四下河南》、《七姐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常演的曲目有十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