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子太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官名。见“东宫官”。

☚ 东宫官   太子太傅 ☛

太子太师

官名。太子三师之一,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又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称为太子三少,均为辅导太子的老师。太子三师三少之官,西晋始设,北朝魏齐至隋唐以后沿设。唐代太子三师各一人,从一品;三少各一人,正二品,均以德高望重者充之,后也成为示荣宠之虚衔。

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官名。居“东宫三师”之首,是各代加封勋官大臣的虚名(参见“太子太保”)。小说中右相李邦彦,加“柱国太子太师”,是表示荣誉、地位又有了上升(第七十回)。

☚ 柱国   殿中监 ☛
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官名。南北朝时期始置。此后历代沿置。初为太子师傅,后为大臣的赠官,或加官的官衔。《隋书·百官志中》: “(后齐)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是为3师,掌师范训导,辅翊皇太子。” 《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1员 〔并从一品。师傅,宫官,南朝不置。后魏、北齐,师傅品第二,号东宫3太。隋品亦第二。武德定令,加从一品也〕。” 《清史稿·职官志一》: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俱东宫大臣,无员限,无专授。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 太乐署丞   太子太傅 ☛

太子太师tài zǐ tài shī

官名。是辅导太子,给太子传授知识,负责太子智育的官。商周已有,西晋沿置,东晋不置。见《晋书·职官志·太子太傅》。北魏、北齐皆置。《隋书·百官中·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掌师范训导,辅翊皇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少,各一人,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隋沿北齐制。唐代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掌辅导皇太子。每见,迎拜殿门,三师答拜,每门必让,三师坐,太子仍坐。太子出,则乘路备鹵簿以从。见《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清代自中叶以后已不立太子,但太子三师三少仍作为加衔保留,而且视为荣典。三师,从一品,三少正二品。见《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参看《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

太子太师

官名。西晋置,掌辅导、教诲太子,与太子太傅、太保合称太子三师,因避晋景帝司马师之讳,故当时称太子太帅。三品,多由朝中大臣兼领。东晋省。北魏复置,三品。北齐亦三品。隋、唐时多用作加官、赠官或安置退免大臣,不再负教导太子之责,隋三品,唐从二品。

太子太师

官名。春秋时楚始为太子置师,战国时秦、齐、赵、魏等国亦置之。秦统一六国以后不置,西晋始置太子太师,因避司马师之讳称太子太帅。北魏、北齐沿西晋之制置太子太师,隋唐以后多作为加官或赠官。

太子太师

东宫官名。


职源

秦孝公时置太子师(《史记·商君列传》)。西晋时,始置太子太师,因避景帝司马师之讳,改太子太帅(《通典·职官典》12《太子六傅》)。


职掌

宋实无职掌,为宰相官致仕所带官衔,或文臣迁转官阶,以待宰相官未至尚书左、右仆射阶者(《宋宰辅》卷1引《官制旧典》、《朱子语类》卷112《论官》、《宋史·职官志》2《东宫官》)。


官品

从一品(《分纪》卷27《太子六傅》)。


别名

宫师。《湘山野录》卷中:“杜祁公以宫师致仕于南部。”同前书卷上:“杜祁公衍以太子太师致仕南京。”


太子太师

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其官未被纳入新格阶列之中。太子太傅转太子太师,太子太师转太保(资料出处参“大理评事”条),并参“东宫官·太子太师”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