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王府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王府遗址 天王府遗址为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洪秀全的府邸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及其附近一带。大致范围是北抵杨吴城濠,南达科巷,东到毗卢寺、黄家塘,西近碑亭巷及成贤街。此处曾为明朝时的汉王府,清初易为两江总督衙门和江宁织造署。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又在此旧址上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城阙,用作天王洪秀全的王府和天国的宫殿。当时的天王府规模颇为宏大,不但周围达10余里,还建筑了两道高达7米的围墙,并在通向城内的天朝门前,挖有深、宽均近7米的御沟,沟上建桥以供通行。在桥前还立一座镌刻着“天朝”字样的石坊。府内的建筑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城”。主要建筑设施分布在内城中。内城的正门叫圣天门。进入此门,迎面而见的即是富丽堂皇的金龙殿,二殿、三殿、后宫林苑等在其后一字排开。殿两侧即为三层的朝房和东西花园。洪秀全的《御制千字诏》描绘其为“林苑芳菲,兰桂叠妍,宫禁焕灿,楼阁百层……”足见其当时的繁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曾国荃率湘军攻陷了天京,并放火烧了天王府。除少数的遗存如西花园、大殿、暖阁外,其它已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该遗址几经修缮,使得天王府残留的几处建筑—大殿、朝房、二殿及西花园等焕然一新。在修缮中,曾于花园的水池和假山等处,发现了洪秀全的“纶音”碑碑额和碑座、石鼓及“侍卫府胡衙”石碑等太平天国的文物。1982年,天王府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淹城遗址 南唐二陵 ☛ 天王府遗址 323 天王府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内。明初,朱元璋曾在此建汉王府,安置陈友谅之子陈理。清代为两江总督衙门。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将两江总督衙门旧址修葺扩建,定为天王府。据文献记载,天王府规模宏大,建制完备,府城周围10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向南开门,曰天朝门。正北金龙殿,重檐圆顶,梁栋皆涂赤金,文以龙凤,四壁彩绘龙虎狮象,中设暖阁,内为穿堂,后有二殿、三殿,东西两侧各有花园。天京失陷后为曾国藩焚毁。以后又几经翻修改建,变化很大。但内城及煦园(西花园)等尚存,仍具相当规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原太平天国机密房址附近,建造总统办公楼。1927年至1949年,该址又成为国民党总统府。至今保存完整。1957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00周年纪念日,郭沫若题写“太平天国起义百周年纪念碑”,镌刻在汉白玉上,竖立于天王府门外大照壁前。 ☚ 金田起义旧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