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洞霄宫”。在浙江餘杭縣南大滌山與天柱山之間。觀以地名。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於大滌洞投龍簡爲祈福之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建爲天柱觀,乾寧二年(公元895年)重建。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102年)改名爲洞霄宫、沿稱至今。元末毁,明初重建。道教將其列爲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稱大滌洞天。唐·錢鏐《天柱觀記》:“天柱觀在餘杭大滌洞天。”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一:“洞霄宫在餘杭縣西十八里,漢武帝元封開創,祥符間改爲洞霄宫。”《宋史·婁機傳》:“以資政殿學士知福州,力辭,提舉洞霄宫以歸,遂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