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柱 天柱即《西王母会东王公》。 ☚ 铜柱 希有鸟 ☛ 天柱比喻国势。唐卢纶《纶与吉郎中孚司空曙苗员外发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诗: “巍巍登坛臣,独正天柱倾。” 天柱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地形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异经·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全唐文》一八一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天柱tiān zhù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比喻负重任者。田汉《关汉卿》五场:“可是自从读了文丞相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参见“地维”。: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足太陽膀胱經穴。在項後入髮際五分,督脈旁一寸三分處。因其處位於天柱骨旁,故名。主治項强背痛,癲癇,頭痛。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天柱,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太陽膀胱經》:“天柱,僂如龜,寒熱,癭氣,黄疸。此穴主瀉五藏之熱,與五藏俞治同。”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神話傳說中的支天之柱。其說始於先秦。《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絶,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神異經·中荒經》:“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初學記》卷五引《河圖括地象》:“崑崙山爲天柱,氣上通天。崑崙者,地之中也。”參見本類“八柱”。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甲蟲 > 蜣蜋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即渠𧍕。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二) > 三台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即三台。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天柱1 天柱1 tiānzhù 星宿名。共五星,屬紫微垣。《星經》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垣内,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晉書·天文志上》:“東垣下五星曰天柱,建政教,懸圖法。”唐·王勃《滕王閣序》:“天柱高而北辰遠,地勢極而南溟深。”《宋史·天文志二》:“天柱五星,在東垣下,一云在五帝左稍前,主建政教。一曰法五行,主晦朔、晝夜之職。”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絃樂器部 > 琴瑟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琴腹内二支柱之一,圓形,象天,因名。《永樂琴書集成·琴製·槽腹釋名》:“天柱:在腹内姑洗、中吕兩間天地二柱,一方一圓,爲琴之心膂也。”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耳 > 耳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亦稱“天輪”。命相家指耳朵。其稱始見於晉代典籍。《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六引晉·劉彧《長沙耆舊傳》:“太尉劉壽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爲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神相全篇·流年運氣部位歌》:“欲識流年運氣行,男左女右各分形。天輪一二初年運,三四周流至天城。天廓垂珠五六七,八九天輪之上停。”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茶食部 > 各地名茶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 亦稱“天柱峰茶”。茶名。産於安徽潛山縣天柱峰,故名。傳説此茶可消酒肉毒。唐·薛能《謝劉相寄天柱茶》詩:“兩串春團敵夜光,名題天柱印維楊。偷嫌曼倩桃無味,搗覺嫦娥藥不香。”唐·秦韜玉《採茶歌》:“天柱香芽露香發,爛研瑟瑟穿荻篾。”明·張岱《夜航船·天柱峰茶》:“李德裕有親知授舒州牧,李曰:‘到郡日,天柱峰可惠三四角。’其人輒獻數斤,李却之。明年罷郡,用意精求,獲數角,投之贊皇,閲而受之,曰:‘此茶可消酒肉毒。’乃命烹一甌沃於肉,以銀盒閉之,詰旦開視,其肉已化爲水矣,衆服其廣識。” 耳【同义】总目录 耳天柱幽田 天柱 天柱耳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三六六引《长沙耆旧传》:“太尉刘寿少遇相师,相师曰:‘耳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 珤靥 幽田 ☛ 天柱tiān zhù〖名词〗 各种程度的力量 各种程度的力量余裕的或残存的力量:余力 ☚ 影响力 小的力量 ☛ 耳朵 耳朵耳(~旁;~侧;两~) 天柱 心听 心志 天轮 玉户 窗笼 幽田 另见:听 听觉 听力 偷听 ☚ 耳、鼻 鼻子 ☛ 常见的昆虫 常见的昆虫蝉:蝉(~蜕;蝉子;蝉蜩;叶~;金~)蛁(蛁蟟) 蝒(蝒马) 蝘 蜩(蜩梁;蜩螳;蜩蝉;蜩蚻;蜩蚬;蜩蜋;蜩蝒;蜩螗;蜋蜩;良~) 蛣 蜺 螗(螗蜩) 螓 螿 秋娘都了 知了 蜘蟟 仙虫 玄虫 稍迁 齐女 齐后 宫魂 伏天儿伏凉儿 青林音乐 ☚ 各种昆虫 益虫 ☛ 天柱❶鼻柱骨之别名。详鼻条。 天柱❶指本气升天时被抑制的现象。特指 “金正之宫” 。《素问·刺法论》: “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 。 天柱T'ienchu系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哑门穴旁开1.5寸,项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施针时直刺0.5~1寸。主治头痛、鼻塞、项强、肩背痛等。 天柱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哑门旁1.3寸分,项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主治: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鼻塞,咽肿,肩背痛等。直刺0.5—1寸;可灸。 天柱tiān zhù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借指支撑人体的脊柱。《张氏医通》:“若项软天柱不正,手软持物无力,足软不能立地,皆当六味丸加鹿茸、五味,兼补中益气。” 天柱tiānzhù❶经穴名。代号BL10。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 5 寸, 旁开1. 3 寸处。主治后头痛, 落枕, 咽喉肿痛, 小儿惊痫等。直刺0. 5 ~1 寸。 天柱 天柱B10Tianzhu足太阳膀胱经穴。首见《素问·气府论》。 天柱 ☚ 玉枕 大杼 ☛ 天柱tiān zhù❶nasal cartilag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