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圜丘坛
位于天坛的南部。是明清时代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处所,故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等。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当时坛面及护栏都是蓝色琉璃砖砌成,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栏板望柱改用汉白玉,坛面石改用艾叶青石。坛为圆形,三层,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也即九及九的倍数,又称天数。坛台面石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都是阳数。坛外面围以壝墙(矮围墙)两重,内壝圆形,外壝方形,四面各有汉白玉四柱三门棂星门一座。西南角设有三座望灯台,其中南北两座只余遗迹。坛南有燔柴炉、瘗坎 (毛血池)、具服台等。此外,圜丘坛还有附属建筑,如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神厨、宰牲亭、三库 (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