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共同存在,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一旦在精神上参透、超越了生死,一切世俗的烦恼、困顿和牵累就会烟消云散,生命本真的意义和价值才会显露。(刘思奋等《道家伦理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构》)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可可诗词网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

鉴 赏

这是庄子对宇宙起源的基本认知。

关于宇宙怎么起源的问题,从古至今,争论不休。基督教认为神造宇宙,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人,就造了人,如此世界形成了。这样明显是寓言性质的宇宙起源论能在西方社会中流传千年,我们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而现代西方文化抛开创世论,试图以自然科学的方式从时间上倒溯宇宙的起源,以为一切都来自不知多少亿年前的那场宇宙大爆炸,在那场爆炸里,诞生了物质,产生了时空。若问,那之前如何呢?曰: 不可说,无意义。若再问,“无”又如何能生“有”的呢?他们就彻底语塞了。这种学说不管能拿出多少科学证据,说到底还是西方哲学寻求第一因的思路。他们忘记了,在做这种思考时,自己是在宇宙的引力场、电磁场的包裹之内的。正如一个铁屋子里的人,如何去揣测屋子之外的光景呢?更重要的是,他们思考时,当下的这种思考能力又从何处来?这能力是不是在宇宙的范围内?如果是,首先便要确认这种思考能否反映宇宙的实相,然后才能拓展。如果不是,那你又是谁,是上帝么?

西方人的宇宙起源论显然经受不起这么多的诘难。

中国古人不做这种不着边际的玄想。他们也思考宇宙的起源。他们认为,一切都起源于我当下的这一念。

请莫急切地认定这就是唯心主义。这不过是揭示了一个最浅显但却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实: 你活在当下。

中国古人立论,从不脱离我当下正活着这个事实。我现在活着,血液在流动,气流在涌动,情感在震颤,思维在运作……这一切证明我活着。中国古人从这个活生生的“我”,活生生的“当下”出发,从而推开去。我能呼吸,说明我与空气为一体。我能看东西,说明我与太阳为一体。我有七情六欲,说明我与他人为一体。我爱青山绿水,给了我生命的当然之意,说明我与自然为一体。与我有关系的一切,不管是否有生命,都是我“活着”的因缘。“我活”,证明他们也“活”,起码是为我活着创造了条件。这样反推出去,天地万物归于我“活”着的一“心”,此为“万物与我为一”。

反过来说,我活在“当下”,我便知“当下”万物皆活。我何以知“万物”?因为我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认知器官,这些器官与其功能,皆是全宇宙因缘的一时假合。我凭眼见万物,万物非我,“眼”本身也只是我知的对象,也是非我。那么,真正的“我”又是什么?非眼,非耳,非鼻,非舌,非身,非意。只有这些感官及感觉的背后的“那个”才是“我”。但这个“我”也不可靠,因为没有外物,我也找不见“我”,我找不见我的“知”。原来这“知”也是全宇宙的全息。但是,没有“知”,“宇宙”又在哪里?所以,“天地与我并生”。

这样,从“当下我活着”这个铁一样的事实出发,向内向外合推,追到底,轻而易举地便能找到宇宙的真正起源。原来,整个宇宙,全是我的心!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注释、译文和感悟 - 可可诗词网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注释】 ①秋毫:动物秋天换的新毛,很细小,形容微小。大山:泰山,形容巨大。殇(shāng)子:早亡的小孩。彭祖:古代传说中的寿星,相传活了八百岁。
 【译文】 假如把整个天下缩小到比动物秋毛的毛尖还小,那么其中的泰山就是小的了;假如把天下最长的寿命缩短到比夭折的婴儿还短,那么寿星彭祖也算是短命的了。天地与我都是“无”中生有的,万物与我同为一“ 气”。
 【感悟】 存在是相对的,万物是一齐的。这是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根据。由此可以导出相对主义,或滑向诡辩论,也可以引出可贵的平等思想和“非人类中心”的自然主义。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共同存在,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一旦在精神上参透、超越了生死,一切世俗的烦恼、困顿和牵累就会烟消云散,生命本真的意义和价值才会显露。(刘思奋等《道家伦理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构》)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和我同时生存,万物和我共为一体。指人与天地万物应和谐共处。语出《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例] 夫庄子曰:“~。”吾然后知玉渊之为吾囊橐,而兹龙之为吾血属也。(宋·王质《玉渊龙记》)|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在它们本源上是相同的,自然与人类也是平等关系,正所谓“~”。(杨建波等《道家文化的时代价值》)|“~”。人一旦在精神上参透、超越了生死,一切世俗的烦恼、困顿和牵累就会烟消云散,生命本真的意义和价值才会显露。(刘思奋等《道家伦理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构》)
也作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体〗宋·朱震《汉上易传》卷九:“此则~。是故圣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❷〖天地与我为一气,万物与我为一体〗元·胡祗遹《病说》:“养神则犹有拘执,不若养虚,则~,太虚与我为一灵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1:33